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外听道是从耳廓基部到鼓膜的管道,外侧部分是软骨性的,有一个半环形的软骨支架,内侧部是骨性的。外听道内面被覆着皮肤,在软骨部并有短毛、皮脂腺和特殊的耵聍腺,后者可分泌耳蜡。中耳含有鼓膜、鼓室及听小骨,还有鼓膜张肌以调节鼓膜的紧张度。鼓膜位于外听道底,介于外耳和中耳之间,是一圆形坚韧而具有弹性的半透明膜,略向中耳凸入,鼓室面附着有听小骨。

接受声音刺激及平衡感觉的器官。位于脑颅两侧。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外耳和中耳是收集和传递声波的器官。内耳位于岩颞骨内,是听器和平衡感受器(图1)。

外耳

含有耳廓及外听道。耳廓的形状因动物的种类和品种而异。一般为圆筒状,上端较大,开口向前,连接外听道。耳廓以软骨作为支架,内外被覆皮肤。耳廓内的皮肤与软骨连结紧密,具有丰富的皮脂腺,并形成一些纵褶。耳廓基部附着有小的耳肌,可使耳廓作灵活的活动。外听道是从耳廓基部到鼓膜的管道,外侧部分是软骨性的,有一个半环形的软骨支架,内侧部是骨性的。外听道内面被覆着皮肤,在软骨部并有短毛、皮脂腺和特殊的耵聍腺,后者可分泌耳蜡。

中耳

含有鼓膜、鼓室及听小骨,还有鼓膜张肌以调节鼓膜的紧张度。鼓膜位于外听道底,介于外耳和中耳之间,是一圆形坚韧而具有弹性的半透明膜,略向中耳凸入,鼓室面附着有听小骨。鼓室为位于颞骨内的一个小腔,外界为鼓膜,内侧壁与内耳为界,在内侧壁上有前庭窗及蜗窗。自鼓室有一通道通向咽,称咽鼓管,开口于咽的侧壁,可以保持鼓室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在鼓室内有四个听小骨相连,自外向内为锤骨、砧骨、豆状骨和镫骨。锤骨以柄接于鼓膜,镫骨连于前庭窗。当鼓膜接受声波震动,震波经各听小骨及前庭窗传至内耳。

图1 耳构造模式图

内耳

位于岩颞骨内,在骨内形成骨质性的小腔和小管,称为骨迷路。在骨迷路内含有形状与骨迷路相似的膜质小囊和小管,互相通连,称为膜迷路。在膜迷路内充有内淋巴;在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有外淋巴。骨迷路分为前庭、三半规管、耳蜗三个部分。前庭窗连接镫骨底,内通耳蜗的前庭阶。蜗窗上封闭以薄膜,内通耳蜗的鼓室阶。前庭内有两个膜质小囊,即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与膜质三半规管相通,球囊与膜质耳蜗相通。椭圆囊与球囊有管相连。球囊还以一盲管通至硬脑膜的静脉窦下,称为内淋巴囊,全部内淋巴处于封闭的膜迷路内。耳蜗为一骨质的蜗状管(图2),自蜗轴伸向骨管内有一螺旋骨板。板的游离缘有两个膜伸至耳蜗壁,背侧的称前庭膜,与骨质耳蜗壁间为前庭阶。腹侧的称为基底膜,与骨质耳蜗壁间为鼓阶,二者均含外淋巴并在蜗顶相通。前庭膜与基底层间含内淋巴并通连球囊。在基底膜上有螺旋器,接受声波刺激。在骨质三半规管内含有膜质三半规管。三半规管与椭圆囊相接处膨大形成三半规管壶腹,壶腹内有壶腹脊。椭圆囊与球囊壁上有听斑,均为膜质壁增厚部分。壶腹脊和听斑内含毛细胞,连接前庭神经。毛细胞可将接受头部运动的刺激经前庭神经传达至脑,引起平衡感觉。(林大诚)

图2 耳蜗断面模式图(图左上为螺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