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位于胸腔内的气体交换器官。空气从鼻腔吸入后,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而入肺。支气管在肺内多次分支而成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最后终止于肺泡。吸入的空气和血液之间就在肺泡壁进行气体交换。发生胚胎咽部尾端向腹侧凹陷成一条纵沟称喉气管沟,沟的尾端与咽分离成盲管,前端仍与咽相连。盲管沿食管腹面向后生长,并向左右分成两个肺芽,这就是气管和肺的原基。肺芽的末端膨大并反复分支形成各级支气管及肺泡。

位于胸腔内的气体交换器官。空气从鼻腔吸入后,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而入肺。支气管在肺内多次分支而成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最后终止于肺泡。吸入的空气和血液之间就在肺泡壁进行气体交换

发生

胚胎咽部尾端向腹侧凹陷成一条纵沟称喉气管沟,沟的尾端与咽分离成盲管,前端仍与咽相连。盲管沿食管腹面向后生长,并向左右分成两个肺芽,这就是气管和肺的原基。肺芽的末端膨大并反复分支形成各级支气管及肺泡。

形态

呈粉红色,质轻而软,富有弹性。左、右肺整体形状类似斜底锥形,锥底朝向后方,右肺通常比左肺大。每一肺有凸的肋面、凹的膈面及邻接纵隔的内侧面。在内侧面心切迹后上方有肺门,为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和神经出入肺之处。心切迹以前的肺叶称为尖叶,心切迹以后有心叶及膈叶。右肺还有一个副叶。马的心叶及膈叶合并为心膈叶(图1)。

图1 马肺(示支气管树)

组织结构

肺表面覆以浆膜,其内的结缔组织伸入肺实质成为小叶间结缔组织,将肺分隔成许多肺小叶,肺实质由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导管部为气体进出的通道,顺次分为肺内支气管、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①肺内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随其不断分支,管径减小,管壁变薄。粘膜具有不同高度的纵行皱襞,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夹有杯状细胞。固有膜薄,其中弹性纤维较多,平滑肌束逐渐形成连续的环行肌层。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的混合腺随支气管管径减小而随之减少。外膜由结缔组织和软骨构成,软骨环逐渐变成软骨小片,数量也逐渐减少。②细支气管的管径小,管壁薄,杯状细胞减少,腺体与软骨消失,而平滑肌则相对增加。每一细支气管其分支属一个肺小叶,呈锥体形,尖端向肺门,底部向肺表面。③终末细支气管的上皮是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杯状细胞消失(图2)。

图2 肺小叶构造模式图

呼吸部是吸入的空气和血液进行交换的场所。顺次分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①呼吸性细支气管较短,管壁上有少量肺泡,由单层柱状纤毛上皮移行为不具纤毛的立方上皮。上皮下的固有膜很薄,由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分散的平滑肌纤维构成。②肺泡管是几个肺泡囊的通道,管壁有许多肺泡囊和肺泡的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状。上皮下有少量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环绕管壁。③肺泡囊是几个肺泡的共同通道,壁上无平滑肌。④肺泡为半球形囊泡,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并与相邻肺泡紧密相接。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组织称肺泡隔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各种结缔组织纤维和肺泡巨噬细胞。当细胞吞噬吸入的灰尘颗粒后成为尘细胞。肺泡隔上有肺泡孔,使相邻肺泡通连。肺泡壁很薄,衬以Ⅰ型扁平细胞和Ⅱ型立方细胞,前者数量多,胞核扁圆,位于中央,胞质很少,后者常三三两两嵌在扁平细胞之间,胞体圆形或立方形,核大而圆。肺泡腔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气体交换,必须经过肺泡表面层(磷脂层和液体分子层)、肺泡上皮基膜、结缔组织基质、毛细血管基膜、内皮,由此构成气血屏障或呼吸膜(图3)。

图3 肺切面(低倍)

禽肺

不分叶,但小叶较明显,支气管纵贯全肺,称初级支气管。末端连腹气囊。沿途发出四支次级支气管,它们除连接颈及胸气囊外,又发出许多三级支气管。各级支气管在肺内形成互相通连的管道。从三级支气管上呈辐射状分出许多呼吸细支气管,壁上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气体进行交换的部位。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可储存气体,是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形成的粘膜囊,大部分与许多骨的腔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