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免疫原刺激或被动输入免疫因子而形成的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二者又有天然和人工之分。 获得性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初生幼畜(禽)可自母体获得抗体,从而具有对某些传染病的天然免疫力。某些以侵害幼畜(禽)为主的传染病,如仔猪黄痢、小鹅瘟、雏鸭肝炎等,常可用疫苗给怀孕母畜和产蛋种禽免疫
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免疫原刺激或被动输入免疫因子而形成的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二者又有天然和人工之分。
获得性免疫
初生幼畜(禽)可自母体获得抗体,从而具有对某些传染病的天然免疫力。某些以侵害幼畜(禽)为主的传染病,如仔猪黄痢、小鹅瘟、雏鸭肝炎等,常可用疫苗给怀孕母畜和产蛋种禽免疫,通过母源抗体以保护幼畜(禽)抵抗感染。在给幼畜(禽)应用弱毒疫苗时,母源抗体可中和弱毒病毒,从而干扰主动免疫的产生,如鸡新城疫、猪瘟、猪丹毒等在应用弱毒苗免疫时,均需待母源抗体降至一定水平后接种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见新生动物免疫)。
将经多次免疫的动物血清——免疫血清(或称抗血清)或自然发病后的康复血清人工输给未免疫的动物,即可使其获得对该传染源的抵抗力。免疫血清可用同种或异种动物制备,前者称同种血清,后者称异种血清。被动免疫一般在输入抗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力。同种血清无排异反应,免疫期可达一个月左右;异种血清可刺激动物产生抗体,免疫期一般在2周左右,且须在再次免疫时注意发生过敏反应。
人工被动免疫通常用于紧急免疫和早期治疗,其中以抗毒素效果最为显著。抗菌血清在抗菌药物问世前曾被广泛应用。抗病毒血清,如小鹅瘟、雏鸭肝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等抗血清用于已感染群的紧急预防和早期治疗,均能迅速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输入转移因子以加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已引起兽医界的重视,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可用感染群淘汰鸡制备转移因子和康复血清,二者混合应用,可收到较好效果。
动物发生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后,机体通过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此种免疫力的产生需经致敏阶段、反应阶段,待进入效应阶段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故在接触病原体(免疫原)后,通常有1~2周的免疫阴性期。而一旦形成后,则其免疫力较强,可使许多传染病得以自然康复,且在康复后保持数月、数年,甚至终身免疫。
慢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病的后期,体内产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体内残剩的传染源或其抗原相结合,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免疫病理过程,如结核病的淋巴肉芽肿(Ⅳ型变态反应)、马传染性贫血和猪丹毒的肾小球肾炎(Ⅲ型变态反应)以及犬瘟热的变态反应性脑炎等。有些传染病,如阿留申貂病,病貂产生的主动免疫不仅不能抵抗感染,反而使其陷于免疫病理的恶性循环之中。
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制成疫苗给动物接种,使其获得对某一传染病的免疫力。这一直是免疫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常规疫苗均以大量培养病原微生物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了毋须培养病原微生物而以生物技术生产的新一代疫苗,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为疫苗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