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卵子和雌激素的生殖腺。成对,呈椭圆形,分为两端,即颅侧的输卵管端和尾侧的子宫端。两缘,即背侧的系膜缘和腹侧的游离缘。两面,即内、外侧面。马卵巢的腹侧有排卵窝为其特点。颅侧端有输卵管漏斗附着。尾侧端借卵巢固有韧带连结于子宫角。卵巢系膜连于系膜缘,该系膜为子宫阔韧带的前外侧部。
产生卵子和雌激素的生殖腺。成对,呈椭圆形,分为两端,即颅侧的输卵管端和尾侧的子宫端。两缘,即背侧的系膜缘和腹侧的游离缘。两面,即内、外侧面。马卵巢的腹侧有排卵窝为其特点。颅侧端有输卵管漏斗附着。尾侧端借卵巢固有韧带连结于子宫角。卵巢系膜连于系膜缘,该系膜为子宫阔韧带的前外侧部。
性未分化时期的生殖脊在向雌性发育时,初级性索退化,由表面上皮下陷形成的次级性索分裂成许多含有原始生殖细胞的细胞团,再分化为原始卵泡,间充质形成卵巢基质及白膜。
分皮质区和髓质区。皮质区含有卵泡和黄体,皮质表面覆盖着立方形的生殖上皮。马类卵巢只在排卵窝处有生殖上皮,其他表面被覆浆膜。皮质的基质是疏松结缔组织。在上皮下面为厚的致密结缔组织白膜,在啮齿类、食肉类动物卵巢皮质的基质内含有间质腺细胞。髓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束组成,内含脉管神经和残留的卵巢网。卵巢网呈管状或细胞索,主要存在于食肉动物及反刍类。
由位于泡中央的卵母细胞和围在外周的卵泡细胞组成。根据发育顺序分为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①初级卵泡,最早期的初级卵泡上皮为单层扁平上皮,称原始卵泡。晚期的初级卵泡上皮为单层柱状,并有基膜围绕。在出生时一个卵巢内可含几十万个卵母细胞,但一生中仅能排几百个卵,大多数都退化。②次级卵泡又称生长卵泡,卵泡上皮为复层。在卵母细胞质膜外有糖蛋白性透明带。其中有卵母细胞的微绒毛穿入,尚有颗粒细胞的胞质突起穿入,二者紧密接触。在晚期,卵泡细胞之间可出现小腔,卵泡细胞呈多层排列改称为颗粒细胞,在颗粒细胞层周围出现结缔组织层,称卵泡膜。③三级卵泡又称囊状卵胞,有大的卵泡腔,由次级卵泡的多数小腔汇成,内含卵泡液。处于排卵前的三级卵泡称成熟卵泡。三级卵泡中的托着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称卵丘细胞,并形成卵丘,其中直接与卵母细胞相邻的卵丘细胞呈柱状称放射冠,卵丘细胞可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颗粒细胞形成卵泡壁的颗粒层。发育中三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具有蛋白分泌特征明显的粗面内质网。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具有甾类分泌特征的滑面内质网及具管状脊的线粒体。卵泡膜分化为两层,内层为富含细胞及血管的卵泡内膜,外层为富含纤维的卵泡外膜。在排卵前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并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染色体减少一半。犬和马两次成熟分裂都在排卵后进行。
来源于闭锁有腔卵泡的内膜上皮样细胞或来源于次级卵泡以前发生闭锁卵泡的颗粒细胞。啮齿类动物及犬、猫明显。细胞呈多面体形,含有形成固醇所特有的细胞器。
已排卵的卵泡充满血液时称红体,之后红体变为黄体。这时颗粒细胞变大,变成大黄体细胞,卵泡内膜的成纤维细胞变圆,成为小黄体细胞。卵泡外膜将变成黄体被膜。马、牛和肉食动物的黄体细胞中出现有黄色的孕酮。黄体细胞含有合成类固醇所特有的细胞器,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具管状脊的线粒体。妊娠动物的黄体称真黄体,未妊娠动物的黄体称假黄体。黄体完成功能后退化成结缔组织瘢痕,称白体(图)。
卵巢结构模式图
位于左肾前下方,只左侧的发育成为有功能器官。性成熟前卵巢小而扁平呈黄白色,性成熟后,体积很大,有呈黄色的大型卵泡和许多白色的小卵泡。成熟的卵泡全部突出于卵巢表面。仅借卵泡柄与之相连,而且成熟卵泡无卵泡腔。排卵后并不形成黄体。
卵巢能分泌性激素。卵泡内膜细胞可将孕酮或孕烯醇酮转变为雄激素,再将雄激素变为雌激素雌激素和孕酮的协同作用可刺激并维持母畜生殖道的发育。使母畜出现性欲及性兴奋。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系统生长,孕酮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二者共同维持乳腺的发育。孕酮可维持妊娠,雌激素则参与分娩发动。卵巢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垂体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调节,卵巢激素也反馈调节上述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