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毛首线虫病

毛首属线虫的不同种分别寄生于牛、羊、猪和犬等动物的盲肠和结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鞭虫病。毛首线虫属毛首目、毛首科(Trichuris)、毛首属。虫体前部细长,呈毛发状,整个虫体的外形,前细后粗像鞭子,又称鞭虫。猪毛首线虫病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盲肠和结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猪毛首线虫〔T.suis(Schrank,1788)〕(图1),体长约30~50毫米,前部约占全长之2/3。

毛首属线虫的不同种分别寄生于牛、羊、猪和犬等动物的盲肠和结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鞭虫病。毛首线虫属毛首目、毛首科(Trichuris)、毛首属。虫体前部细长,呈毛发状,整个虫体的外形,前细后粗像鞭子,又称鞭虫。

猪毛首线虫病

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盲肠和结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猪毛首线虫〔T.suis(Schrank,1788)〕(图1),体长约30~50毫米,前部约占全长之2/3。虫卵呈黄棕色,两端有塞,大小约55×25微米。发育史属直接型,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进入猪体后,在寄生部位直接发育为成虫,需时30~40天。主要危害幼猪。虫体的头部深入粘膜内,引起盲肠和结肠的慢性卡他性炎症。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结肠粘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腹泻,排水样的血粪,体重下降。可引起断奶期仔猪死亡。虫卵形态易识别,在粪便中发现大量虫卵或剖检病畜发现大量虫体,均可确诊。采用敌百虫、左咪唑、氟苯咪唑或苯硫咪唑等药驱虫均有效。预防主要是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堆积发酵。严防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图1 猪毛首线虫

牛、羊毛首线虫病 毛首线虫寄生于牛、羊的盲肠(偶在结肠)引起的寄生虫病。羊多有寄生,牛较少见。常见种有:绵羊毛首线虫〔T.ovis(A-bildgaard,1795)〕(图2);球鞘毛首线虫〔T.globulosa(v.Linstow,1901)〕;瞪羚毛首线虫〔T.gazellae(Ge-bauer,1933)〕。绵羊毛首线虫长约50~80毫米,前部约占全长的3/4,卵呈棕黄色,卵壳厚,两端有卵塞,大小约为80×40微米。发育史属直接型。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宿主。幼虫在牛羊体内孵化后,移行至盲肠直接发育为成虫,需时约1~3个月。对成年牛、羊无明显致病力。严重感染的羔羊可能发生腹泻。虫卵形态有特异性,易于辨识,用粪便检查法发现大量虫卵即可确诊。用甲氧乙吡啶、左咪唑或苯硫咪唑驱虫均有效。预防主要是注意厩舍清洁卫生;保持饮水和饲料清洁,使之不受粪便污染。

图2 绵羊毛首线虫

狐毛首线虫病

狐毛首线虫寄生于犬、狐的盲肠和大肠引起的寄生虫病。狐毛首线虫〔T.vulpis(Froe-lich,1789)〕,虫体长45~75毫米,前部约占全长之3/4。虫卵呈黄棕色,两端有塞,大小为70~89微米。发育史属直接型。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或饲料经口感染,直接在盲肠、大肠发育为成虫,需时约1~3个月。寄生数目多时,常引起急性或慢性盲肠炎,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腹泻。虫卵形状特殊,易辨认,用粪便检查法发现大量虫卵或剖检尸体发现大量虫体均可确诊。用氯丁烷、甘苯胂铋、甲苯唑或苯硫咪唑驱虫均有效。预防主要是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及时清扫粪便,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避免被粪便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