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牛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消化道粘膜糜烂、胃肠炎及腹泻为特征。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可传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小袋鼠、家兔可以实验感染。冬、春季节发生,其中3~18月龄犊牛易感性较高,康复后仍可带毒。病畜和带毒畜为传染源。病毒自鼻眼分泌物、乳汁、粪、尿排出,易感动物食入或吸入为病毒污染的物质而感染。

牛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消化道粘膜糜烂、胃

肠炎及腹泻为特征。

流行病学

在自然情况下,可传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小袋鼠、家兔可以实验感染。冬、春季节发生,其中3~18月龄犊牛易感性较高,康复后仍可带毒。病畜和带毒畜为传染源。病毒自鼻眼分泌物、乳汁、粪、尿排出,易感动物食入或吸入为病毒污染的物质而感染。

发病机制

侵入的病毒在牛的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可导致某些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及粘膜脱落而形成粘膜糜烂。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7~14天。在牛群中仅见少数轻型病例,多呈隐性感染。可分两型:①急性型。多见于幼犊,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厌食,反刍停止,高度流涎,流泪,泌乳减少。在唇、舌、齿龈和硬腭、间或在蹄间皮肤上发生烂斑和溃疡。腹泻可持续1~4周或间歇出现,持续数月。病初粪稀如水,瓦灰色,恶臭,后变浓稠或浅灰色糊状,混有大量粘液和气泡,后期带有血液或粘膜,严重者因脱水和衰竭而死亡。孕牛可能引起流产,所产犊牛呈先天性缺陷(如小脑发育不全),病程从几天到数月。②慢性型。较少见,发病不明显或渐进性发病,生长受阻,消瘦,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跛行等。病程一般为2~5个月,也有些拖延到一年以上。最后也大多死亡或被淘汰。

病理变化

可见鼻镜及鼻孔有糜烂及浅溃疡,食道粘膜有大小不等呈直线排列的糜烂,肠道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至坏死性炎症。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可能有出血斑及溃疡,运动失调的新生犊牛有严重的小脑发育不全及两侧脑室积水。

诊断和防制

根据病史、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取病牛材料经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用免疫荧光试验予以鉴定。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有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为预防其传入,在引进牛只时应先隔离检疫,病毒分离和中和抗体均为阴性者才能混入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