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片形吸虫病

片形属吸虫寄生在动物的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世界性分布,多呈地方性流行。宿主动物广泛,主要侵袭羊和牛,人偶尔也可感染。主要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感染时常造成幼畜的大批死亡。病原属于棘口目、片形科、片形属(Fasciola)的大型吸虫。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很近,体表前部被有皮棘。在中国有两个种:①肝片形吸虫(F.hepatica Linnaeus,1758),大小(20~40)×(10~13)毫米,前端突出部呈锥形,其底部突然变宽,形成明显的“肩”(图1)。两肠管高度分支沿虫体两侧分布并与褐色的卵黄腺相重叠。睾丸位于体中部,高度分支呈前后排列。卵巢分支呈鹿角状,位于虫体的右侧。分布于中国各地。②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 cobbold,1855),形大,(30~75)×(5~12)毫米,体两侧缘较平行,肩不明显,后端钝圆。肠管和睾丸的分支多且复杂。在中国长江以南一些省、区分布。虫卵为椭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者卵小,(107~158)×(70~100)微米,后者大,(144~208)×(

片形属吸虫寄生在动物的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世界性分布,多呈地方性流行。宿主动物广泛,主要侵袭羊和牛,人偶尔也可感染。主要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感染时常造成幼畜的大批死亡。

病原

属于棘口目、片形科、片形属(Fasciola)的大型吸虫。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很近,体表前部被有皮棘。在中国有两个种:①肝片形吸虫(F.hepatica Linnaeus,1758),大小(20~40)×(10~13)毫米,前端突出部呈锥形,其底部突然变宽,形成明显的“肩”(图1)。两肠管高度分支沿虫体两侧分布并与褐色的卵黄腺相重叠。睾丸位于体中部,高度分支呈前后排列。卵巢分支呈鹿角状,位于虫体的右侧。分布于中国各地。②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 cobbold,1855),形大,(30~75)×(5~12)毫米,体两侧缘较平行,肩不明显,后端钝圆。肠管和睾丸的分支多且复杂。在中国长江以南一些省、区分布。虫卵为椭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者卵小,(107~158)×(70~100)微米,后者大,(144~208)×(75~90)微米。

图1 肝片形吸虫

发育史

成虫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25天孵出毛蚴,游动于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小椎实螺钻入其体内发育,经胞蚴、雷蚴最后发育为尾蚴,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靠尾的摆动游泳于水中,在水生植物和水面下脱尾后形成囊蚴。牛羊等在吃草或饮水时,吞入囊蚴而遭感染。幼虫穿过肠壁,经肝表面钻入实质后入胆管发育成熟。在牛也有经胎盘感染的。虫体寿命3~5年,一般一年左右即从动物体内排出。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在中国大部地区是小土蜗螺(Galba pervia)(图2)。

图2 肝片形吸虫发育史

流行病学

多雨年份多发,而在干旱年份受到抑制。在自然条件下,新鲜雨水能刺激成熟的尾蚴大量溢出,特别在久旱逢雨的温暖季节与多雨年份,常促成爆发流行。虫卵对低温、高温和干旱均敏感。囊蚴在潮湿的干草和水内可存活数月,在干燥及光线直射下几周内死亡,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弱,冰冻20分钟死亡。在中国东北地区,冬季虫卵不能发育,囊蚴不能越冬,感染动物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温暖多雨的夏季,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全年都可受到感染,但以夏秋较多,冬季次之。

致病作用和症状

幼小虫体在向肝实质移行过程中损伤和破坏组织和微血管,引起炎症和出血;成长中的虫体进入胆管后,损伤胆管壁引起炎症,虫体分泌的毒性物质能引起慢性胆管炎和慢性间质性肝炎,导致肝硬化。此外,幼小虫体移行时从肠道带进微生物如诺维氏梭菌引起传染性坏死性肝炎(黑疫),使病势加剧。轻微感染时一般无临床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发病。急性型多见于羊,由于幼小虫体大量集中侵入而引起腹膜炎和创伤性肝炎,动物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腹痛、腹泻、消瘦,有时突然死亡。最多见的是慢性型,此时虫体已寄居于胆管内,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和水肿,食欲不振,体态消瘦,衰弱,步行缓慢,产乳量显著减少,孕畜流产,严重时极度消瘦而死亡。

病理变化

急性型时肝肿大、充血,被膜上有小点出血斑和破裂孔,肝实质有出血、坏死病灶,病变内有凝固血液和幼小虫体。严重感染时可见到腹膜炎病变。慢性型时呈间质性肝炎和慢性胆管炎病变,肝质坚实变硬,肝叶萎缩,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在牛常钙化变硬,内壁粗糙,胆管凸出于肝表面,呈索状向各方向延伸。牛有时在肺组织中可找到虫体所致的结节,内含少量虫体。

诊断

生前诊断可采用粪便检查法和免疫学方法及血浆酶含量检测法。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急性时血浆中谷氨酸脱氢酶(GDH)增加;慢性时丙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并可持续9个月之久。死后剖检,可从肝实质中找到幼小虫体或从胆管中找到较大的虫体和成虫。

防治措施

治疗本病最早的药物是四氯化碳。目前常用药物有硫双二氯酚、硝氯酚和氯苯氧碘酰胺,对肝实质中的幼虫药物有双酰胺氧醚和三氯苯唑。对羊急性型可用双酰胺氧醚和三氯苯唑,对牛只能用三氯苯唑。预防包括定期驱虫、粪便发酵和患病肝脏的无害化处理,杀死其中的虫卵;采取轮牧方法防止动物在放牧期间遭感染;应用灭螺药物和平整土地等方法消灭中间宿主;注意饮水和饲草卫生,防止动物吞食囊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