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新生动物免疫

新生动物通过初步形成的免疫系统以及母体提供的免疫物质对外界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动物从无菌的子宫内产出后,首先依靠母体输送而来的抗体(母源抗体)抵御各种传染源的侵袭。母源抗体的输送方式视动物不同而异,灵长类动物的胚盘可允许IgG通过,使新生动物的血液IgG水平与母体接近,借以抵抗败血性传染,但因IgA只有通过食入初乳才能获得,故此时尚不能防止呼吸道、肠道感染。

新生动物通过初步形成的免疫系统以及母体提供的免疫物质对外界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动物从无菌的子宫内产出后,首先依靠母体输送而来的抗体(母源抗体)抵御各种传染源的侵袭。母源抗体的输送方式视动物不同而异,灵长类动物的胚盘可允许IgG通过,使新生动物的血液IgG水平与母体接近,借以抵抗败血性传染,但因IgA只有通过食入初乳才能获得,故此时尚不能防止呼吸道、肠道感染。犬、猫只有少量IgG(5~10%)可通过胎盘屏障,大多数则需要从初乳中获得。反刍动物及猪、马等动物的胎盘均不能通过Ig分子,新生幼畜完全依靠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各种动物母源抗体的输送方式与胎盘结构有关(表1)。新生动物自免疫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称母源免疫。以侵害初生畜、禽为主的传染病,如小鹅瘟、仔猪黄痢、雏鸭病毒性肝炎等常可通过加强对母畜、母禽的免疫来使初生畜、禽获得免疫能力。

表1 各种动物输送母源抗体的方式

初乳是在妊娠的最后几周内,在雌激素和孕酮的影响下,由血液输送至乳腺,再经乳腺上皮分泌的浓稠乳汁。其中富含IgG和IgA,也有少量IgM和IgE。所有家畜的初乳中主要含IgG,约占初乳Ig总量的65~90%,IgA及其他Ig较少。由于连续授乳,初乳即变为常乳。灵长类动物的初乳和常乳中IgA占优势;反刍动物的初乳和常乳中IgG占优势;而非反刍动物的初乳中IgG占优势,常乳中IgA则占优势(表2)。

表2 各种家畜初乳和常乳Ig水平(mg/100ml)

动物刚出生时,肠道对蛋白质的渗透性最高,约24小时后则降到很低水平。仅在出生后12~24小时之间,幼畜血清中Ig水平就可接近母体。吸收停止后这种获得的母源抗体将通过分解过程立即开始下降,各种Ig下降的速度有所不同(表3)。下降到不能保护机体的水平所需时间取决于它们原来的水平,如雏鸡的母源抗体半衰期为4.1天,出生时若新检疫的血凝抑制抗体为6log2,则12日龄时可降到3log2以下的临界免疫水平。

表3 家畜和人血清Ig半衰期(天)

在初乳向常乳转变的同时,新生动物主动免疫开始产生。先是肠道淋巴性组织对摄入的抗原产生应答,如犊牛出生时内服冠状病毒疫苗后,经3~9天即可抵抗强毒攻击;5日龄幼猪内服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苗可在肠道内出现中和抗体。但残留的母源抗体可抑制新生动物的主动免疫,例如,未食初乳的仔猪在出生后2天就可产生对伪狂犬病病毒的应答;而吃过初乳的仔猪要在5~6周龄才产生相同抗体。这种抑制作用持续的时间决定于输送抗体的数量以及Ig的半衰期。禽类从卵黄中获得母源抗体(IgG)。卵黄呈液态时,其中IgG水平等同于母体产卵时血清抗体水平。另外,禽卵通过输卵管时可获得由输卵管分泌的IgM、IgA和卵蛋白。禽胚发育时,吸收卵黄中的IgG进入血循,初出壳雏禽血清中的抗体约为卵黄中的一半。IgM、IgA仅出现在羊水之中。同样,这些卵黄抗体可抑制免疫接种的成功,抑制期达10~20天左右。

母体的淋巴性细胞也可通过胎盘或初乳输送给胎儿的淋巴性组织,但其生物学意义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