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Boehmeria nivea(L.)Gand.〕原产中国西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栽培历史约有5000年。起源分布和发展1949年以来,先后在福建崇安、湖南长沙、安徽舒城、江苏六合、江西贵溪等地出土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西汉时期的苎麻织物。其中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苎麻有白叶和绿叶之分。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nd.〕原产中国西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栽培历史约有5000年。
1949年以来,先后在福建崇安、湖南长沙、安徽舒城、江苏六合、江西贵溪等地出土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西汉时期的苎麻织物。其中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苎麻有白叶和绿叶之分。中国苎麻为白叶变种,日本、朝鲜、菲律宾及热带各国的苎麻都由中国传去,故都属白叶变种。印度苎麻为绿叶变种,最初可能是白叶变种与某一未知的种杂交而成。日本称苎麻为“南京麻”。18世纪时苎麻由来华英人坎宁安带回英国,称之为“中国草”。又由法人法维引入法国。接着输入美国及非洲等地。所以世界各地苎麻主要都是白叶变种。
中国文字记载苎麻的,最早是《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其他先秦古籍亦称。直至前汉《上林赋》及《僮约》中才开始称苎。此后很长时期内苎并用。古代苎麻栽培分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据《尚书·禹贡》记载,当时九州中的扬、豫二州是苎麻的重要产区,且作为贡品。《诗经·陈风》中有“”,《周礼》也将苎麻列为收赋税的项目之一,反映出苎麻在南方和北方均有种植。
此期间苎麻生产有较大发展。从汉代的《急就篇》、《汉书·高帝纪》、《上林赋》及《魏都赋》等记载来看,当时的苎麻在今陕西、河南等地种植相当普遍。又据《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卫飒传》和《华阳国志》等记载汉代在今湖南、四川和海南等地也有苎麻种植。三国吴时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还指出“亦麻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割”,说明至迟在三国时,在今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苎麻已能够一年三收。在官地上推广,亦可一年两割。南朝宋时也曾推广提倡种苎。当时岭南地区已能生产出精丽轻薄,一端数丈可以卷而入之小竹筒的精细苎布,名为“入筒细布”。特别自唐代开始,南方已是苎麻的主要产地。据《新唐书·地理志》中所载各地贡赋的情况看,当时贡苎的地区主要在南方,如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贵州的不少地方均进贡苎麻及其制品,而北方只有今之陕西、河南和甘肃等地才有,这就表明唐代在南方的苎麻生产已经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此期间苎麻生产有较大变化,在北方,除陕西、河南和山西等有较多分布外,其他地区均在减缩。但在南方的沿海地区却有较多的发展,如宋代《图经本草》说“苎麻旧不载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多有之”。由于宋末元初棉花已发展到长江流域并向黄河流域推进,而棉花又有“不麻而布,不茧而絮”的优点,因之对麻类作物的发展有很大限制。总的来说宋元时期苎麻的主要产区在南方,故说“南人不解刈麻(大麻),北人不知治苎”。虽有些夸大,但也大体上反映出北麻南苎的一般趋势。
明初曾规定各户要保证一定面积的麻田,并规定以麻布为税物之一,对苎麻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清代指出当时“江南安庆、宁国、池州山地多有苎。以江西湖南及闽粤为盛。江西之抚州、建昌、宁都、广信、赣州、南安、袁州、苎最饶。……湖南则浏阳、湘乡、攸县、茶陵、醴陵皆麻乡”,反映了这些地区苎麻生产有重大发展,形成了一些著名产区。
苎麻栽培方面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各有其利。《农政全书》指出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取易成速效而已。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说明用种子繁殖容易扩大面积,但费工而收刈迟。分根繁殖的省工而收刈早,但很难扩大至远处。
除了注意精选种子、培育壮苗、精细整地等之外,在苗床管理和假植、移栽等方面都有较突出的经验。
元代提出了搭棚覆盖的方法:即“可畦搭二三尺高棚,上用细箔遮盖。五六月内炎热时,箔上加苫重盖,惟要阴密,不致晒死。但地皮稍干,用炊帚细洒水于棚上,常令其湿润”,如“遇天阴及早夜,撒去复箔。至十日后,苗出,有草即拔。苗高三指,不须用棚,如地稍干,用微水轻浇”。和清代《致富全书》还提出播后盖草的方法。搭棚和盖草都是为了防止大雨冲散种子,防止干旱影响出苗,防止烈曰晒焦幼苗。
《农桑辑要》指出:“约高三寸,却择比前稍壮地,别作畦移栽。临移时隔宿先将有苗畦浇过,明旦亦将做下空畦浇过,将苎麻苗用刃器带土掘出,转移在内,相隔四寸一栽。”假植以后“务要频锄、三五日一浇。如此将护二十日之后,十日半月一浇。至十月后,用牛驴马生粪厚盖一尺”,以后再在“来年春首移栽”。说明在第一次假植性的移栽后,仍要做好锄草和浇灌等工作,初冬盖厚粪保护,便于安全越冬,至第二年春初再正式移栽。移栽要讲究时宜,经过假植的,据《农桑辑要》说以“地气动为上时,芽动为中时,苗长为下时”。说明初春土解冻时移栽最好。则说在苗“约长三寸”时移栽,指的是不经假植而直接栽入本田的,还说“若夏秋,……于近地栽亦可”,说明古代也有迟至夏秋才移栽的,但因天气炎热,只宜在近处而不宜携至远地移栽。
除了一般的栽培技术外,最主要的成就是多种繁殖方法的创造及其综合应用。
关于分根,据《群芳谱》说苎麻“至年久,根科盘结不旺,掘旺分栽”,《农政全书》亦说“数年之后,根多纠结,即须分栽”。古人非常注意种根的选择,明代《菽园杂记》已经指出“老根生白蚁”,故也不能作种用。19世纪末出版的《种苎法》和《抚郡农产考略》等指出“老根下垂如芋者,俗谓之麻肚,弃之不用,以其无萌芽之可生发也”。关于分枝,最早见于元代《农桑辑要》,它说“第三年根科交结稠密,不移必渐不旺,即将本科周围稠密新科,再依前法(指分根法)分栽”。清代更明确指出“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移栽,即本科长茂”,说明分株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繁殖,二是可使本株繁盛。关于压条,最早亦见于《农桑辑要》:“压条滋茂,如桑法。”《农政全书》亦指出“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取易成速效”,又说“今年压苎,来年成苎,或云月月可栽”,说明用压条法便于快速繁殖。
中国古代常把多种繁殖方法综合运用于老苎园的更新和新苎地的繁殖,《群芳谱》就指出:“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如法移栽,则本科长茂,新栽又多。或如代园种竹法,于四五年后,将根科最盛者间一畦,移栽一畦,截根分栽,或压条滋生。此畦既盛,又掘彼畦,如此更代,滋植无穷。”这确是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
在苎田管理方面,主要是注意中耕、施肥、灌溉和保护麻兜越冬。中耕是一项重要措施。《农桑辑要》总结了“苗高便锄”的经验。王祯《农书》亦强调“务要锄净”。以后《抚郡农产考略》又指出要“剥后即锄草,岁以三次为率”。说明每次收割后都要进行中耕。多次追肥是增产的重要关键之一。早在宋代中就指出“若能勤粪治,即一岁三收”,说明一年三收的基础是在多施肥。宋元间的《士农必用》又说“割后即以细粪壅之”,刈后施肥可促进下一季麻的生长发育,从而能保证有较好的收获。古代常在幼苗期间,以及在假植和移栽前后,为了保证成活,很注意浇灌。在成活之后,一般如《农桑辑要》所说“旱则浇之”。在正常情况下,都在刈后结合施肥进行浇水,如《群芳谱》说“割后即以细粪壅之,旋用水浇”,而且浇水的时间“必以夜或阴天”为宜。多年生苎麻喜暖畏寒,冬季必须保护。古代在这方面的经验是以肥壅盖。《农桑辑要》首先指出:“至十月,即将割过根茬,用牛、马粪厚盖一尺,不致冻死。”《农政全书》还对这段话作注说“如此厚盖,则栽得过冬,所以中土得种。若北方未知可否?吾乡三十度上下地方,盖厚一二寸即得矣”,认为河南能种苎麻是由于厚盖粪肥而能安全越冬,更北的地区如厚盖一尺是否可行则不能肯定,而长江流域可以盖得薄一些,也能越冬。冬季盖粪壅培,既是防冻,也是施肥。《群芳谱》指出“十月后用牛马粪盖,厚一尺,庶不冻死。二月后,耙去粪,令苗出,以后岁岁如此。若北土,春月亦不必去粪,即以作壅可也”。《种苎麻法》还介绍用塘泥培壅的方法:“每年冬必挑土,以培其根。约两株须土一担,以塘泥为最好,年年如此,不可间断。盖麻根向上行,不培则不生发。”古代用来培壅的肥料计有牛马粪、糠秕、灰、塘泥、廨泥、杂草等等。
收刈要适时,这是古代的重要经验。明代《菽园杂记》指出:“若过时而生旁枝,则苎皮不长。生花则老,而皮粘于骨不可剥。”《抚郡农产考略》也说:“早则太嫩,迟则浆干。”在具体掌握上有三个标准。第一是根据根旁小芽高度来确定时间。这一经验最早见于《士农必用》:“割时须根旁小芽高五六分,大麻即可割。大麻即割,其小芽荣长,即二次麻也。若小芽过高,大麻不割,芽既不旺,又损大麻。”这是最早运用的方法。第二是根据根部颜色来确定时间。《农桑衣食撮要》提出“看根赤获刈”。第三是根据麻皮色泽来确定时间,如《种苎麻法》和《抚郡农产考略》等说:“视麻之皮转灰黑至梢,则可剥。尽半月内须剥尽。过早则太嫩,过迟则浆干。”这一方法比前两种更易掌握。也有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
苎麻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作为纺织原料。但苎根也可食。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等就指出苎麻可“救饥,采根刮洗去皮,煮极熟,食之甜美”、“可刮洗煮食救荒、味甘美”。《补农书》也说“苎头可入粉为食”。说明苎根是一种救荒食物。清代《广东新语》还说“其苗之穉者可芼,名曰麻,广人多以醋炒食之”。苎麻的根、叶也可入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