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工厂化养鸡场

采用先进的生物与工程技术手段,创造适宜鸡群的生长环境,进行连续、均衡、批量生产的养鸡企业。工厂化养鸡场必须具备优良品种、全价配合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可靠的工程手段及严密的防疫制度。概况鸡的驯化,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鸡的饲养,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是农户副业。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生产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采用先进的生物与工程技术手段,创造适宜鸡群的生长环境,进行连续、均衡、批量生产的养鸡企业。工厂化养鸡场必须具备优良品种、全价配合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可靠的工程手段及严密的防疫制度。

概况

鸡的驯化,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鸡的饲养,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是农户副业。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生产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发达国家,20世纪40年代开始笼养,50年代出现机械化养鸡场,70年代以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规模亦愈来愈大。中国1965年在上海建造了第一座工厂化养鸡场——红旗养鸡场。80年代全国许多地方纷纷建成了工厂化养鸡场。1988年世界各主要国家鸡存栏数和鸡蛋产量见表1。

表1 鸡存栏数和鸡蛋产量

分类

工厂化养鸡场按生产目的和用途,可分为种鸡场、商品蛋鸡场和商品肉鸡场。种鸡场主要是繁殖和培育良种,并供应优良品种的种蛋、种雏。根据育种配套系的利用情况,可分为:曾祖代(GGP)种鸡场;祖代(GP)种鸡场;父母代(PS)种鸡场。根据经济用途又可分为蛋用型和肉用型两类种鸡场。工厂化养鸡场按生产规模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中国工厂化养鸡场生产规模分类见表2。

表2 工厂化养鸡场规模划分(万鸡位、万只)

场址选择

应遵守以下规定:①交通方便,便于饲料及产品的运输。②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③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便于排除雨水、生产和生活污水。④水源可靠,水质良好,电力有可靠保证。⑤离居民区及主要交通线应有足够的卫生防疫距离,并位于居民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处。⑥禁止在旅游区、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⑦在大中城市郊区建场时,应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

总体布置

工厂化养鸡场建筑由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及管理、生活建筑三部分组成,生产建筑是工厂化养鸡场的主体部分(见表3)。工厂化养鸡场的总体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及管理、生活建筑分区布置。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和车辆喷淋消毒设施。鸡舍之间的距离以及鸡舍与孵化厅的间距要满足防疫及排污等要求(见表4)。生产区的清洁道和污染道要分开,避免交叉。管理、生活建筑布置在生产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处或侧风处,距离宜在50米以上。污水、粪便、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在生产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并宜用围墙或林带隔离。与鸡场建在一起的孵化厂,宜建在场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处或侧风处,距离鸡舍50米以上,并宜用围墙或绿化带隔离。工厂化养鸡场一般距城市20千米以上,距居民点(自然村)及铁路1千米以上,距次要公路100米以上。

总体布置还应节约用地,尽可能紧凑。中国工厂化养鸡场的占地面积,各类建筑面积及孵化厂(厅)建筑面积见表5、表6。发达国家鸡场布置较紧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一般都低于中国。

表3 养鸡场建筑组成

表4 鸡舍之间及鸡舍与孵化厅的间距

表5 养鸡场占地及建筑面积

表6 孵化厂(厅)建筑面积指标

饲养工艺

蛋鸡饲养工艺分三阶段(育雏、育成、成鸡)和两阶段(育雏育成、成鸡)两种;肉鸡饲养分两阶段(育雏、肉鸡)和一阶段饲养两种,一般多采用一阶段饲养,不再转群。饲养方式通常采用平养和笼养两种(见鸡舍)。各类鸡场饲养工艺流程见图。

各类鸡场饲养工艺流程

设备

工厂化养鸡场除饲养设备外,尚需配置以下几方面的设备:场区动力设备,如变配电、发电机组,锅炉;饲料加工调制设备;运输工具;卫生防疫设备,如淋浴消毒、医疗器械、污水、粪便处理设备等;其他专用设备,如泵站、饲料塔等。

孵化厂

小型孵化厂通常与鸡舍建在一起,大、中型孵化厂多单独兴建(见孵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