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有可覆盖透光和防寒材料的埂畦。是一种简易的保护地栽培建筑设施。其作法是:在田间筑畦埂,畦埂七放置带有玻璃或塑料薄膜等透光覆盖材料的畦框,夜间或阴冷严寒时,在畦框上加盖蒲席、草苫等覆盖物,再在畦的北面用秸秆或竹竿作骨架,用稻草、苇席等材料设置成篱笆风障(见图)。如将阳畦的北畦埂加成高1米、厚0.5米的土墙,在畦内形成更大的栽培空间
筑有可覆盖透光和防寒材料的埂畦。是一种简易的保护地栽培建筑设施。其作法是:在田间筑畦埂,畦埂七放置带有玻璃或塑料薄膜等透光覆盖材料的畦框,夜间或阴冷严寒时,在畦框上加盖蒲席、草苫等覆盖物,再在畦的北面用秸秆或竹竿作骨架,用稻草、苇席等材料设置成篱笆风障(见图)。如将阳畦的北畦埂加成高1米、厚0.5米的土墙,在畦内形成更大的栽培空间,即改良阳畦。
阳畦示意图
在北京地区气温最低的1~2月份,外界气温在-10~-15℃时,阳畦畦内旬平均地表温度为2~3℃,比露地高13~15.5℃,地表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可供栽培绿叶蔬菜和提早栽培育苗用。改良阳畦的畦框与地面的夹角较一般阳畦大,太阳光的入射角较小,因此透光量比阳畦大,再加上有北面较厚的土墙挡风和保温,所以改良阳畦内的气温和地温比阳畦高4~7℃。到春季外界气温迅速上升时,应注意畦内的通风换气。由于阳畦内没有热源,在阴雪天,畦温可降到0℃以下,可能出现冻害,因此,必要时可加盖多层覆盖物,或将畦床做成温床。由于南面畦埂的遮阳和北面风障的反光,在畦内常会形成南面温度低、北面温度高的不均匀温度环境,可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加以弥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