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捕捞过度

对渔业资源缺乏科学管理,捕捞投入过多,超过了合理的水平,以致补充量减少或渔业经济效益下降。其最终结果,导致资源严重衰退和渔业崩溃。可分为生物学捕捞过度和经济学捕捞过度两种类型。生物学捕捞过度 捕捞努力量(f)超过获得最大持续产量(MSY)的捕捞努力量(fMSY)水平后,总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随捕捞努力量的增加而减少,世代产量和补充量下降(见图)。

对渔业资源缺乏科学管理,捕捞投入过多,超过了合理的水平,以致补充量减少或渔业经济效益下降。其最终结果,导致资源严重衰退和渔业崩溃。可分为生物学捕捞过度和经济学捕捞过度两种类型。

生物学捕捞过度 捕捞努力量f)超过获得最大持续产量(MSY)的捕捞努力量fMSY)水平后,总渔获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捕捞努力量的增加而减少,世代产量和补充量下降(见图)。

生物学捕捞过度又分为:①生长型捕捞过度。因开捕年龄(tc)过低或者是在开捕年龄既定的情况下,捕捞努力量超过获得最大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时的捕捞努力量,过多地捕捞未长成的幼鱼,使世代产量下降;②补充型捕捞过度。因捕捞努力量过高,过多地捕捞产卵亲体,造成补充量低于平均水平,除导致渔获量下降外,还可能迅速引起资源衰退。

生物学捕捞过度往往发生在渔获物的价值高、捕捞成本低而未加管理的渔业中。世界海狗、鲸等海洋哺乳动物资源,北海的鲽类、鳕类,北太平洋的太平洋庸鲽等资源均发生过生物学捕捞过度现象。黄海的真鲷,因20世纪20至30年代的酷渔滥捕,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迄今尚未恢复,是补充型捕捞过度造成资源崩溃的实例。黄海群系的大黄鱼,由于过度利用生殖群体,致使产卵亲体严重不足,补充量锐减,产量急剧下降,引起资源衰退,也属补充型捕捞过度。

生物学捕捞过度和经济学捕捞过度

防止生物学捕捞过度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有:根据资源评估提出总允许渔获量(TAC)、限定捕捞力量、规定开捕年龄(t)、规定最小网目尺寸、设立禁渔区禁渔期等。

经济学捕捞过度 由于捕捞努力量f)超过获得最大经济产量(MEY)的捕捞努力量(fMEY),渔业经济效益随捕捞努力量或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或无法获得经济收益。

经济学捕捞过度主要与捕捞努力量(即成本)和收益有关。最大经济产量(MEY)低于最大持续产量(见图),故经济学捕捞过度不一定意味着生物学捕捞过度,但经济学捕捞过度发展的结果将导致生物学捕捞过度。由于渔业投资的不可逆性,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动力难以流动进入其他产业部门等复杂的经济学和社会因素,经济学捕捞过度在世界渔业中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渔业决策部门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往往允许某种程度的经济学捕捞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