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对寄生于淡水鱼肌肉中的华枝睾吸虫囊蚴阶段进行过研究。1949年以后,对鳃隐鞭虫病进行了研究,从50年代到60年代,不仅对严重危害鱼类的原生动物病、绦虫病、吸虫病和甲壳动物病等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鱼类寄生虫的分布做了调查研究。据不完全的统计,已发现的中国淡水鱼类寄生虫有1300多种。常见的侵袭性鱼病有:隐鞭虫病 池塘饲养鱼常见的鞭毛虫病,严重时能造成鱼大批死亡,尤其是草鱼的鱼种阶段。
由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以及水蛭等引起的各种鱼病的总称。有直接传播或称第一性来源;有间接传播或称第二性来源。
国外对鱼类寄生虫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为鱼类寄生虫的分类工作。20世纪初才开始有鱼类寄生虫病及防治方面研究的记载(Hofer,1904)。20世纪50年代以前,仍侧重于形态、分类和生活史方面的研究。5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就流行性鱼类寄生虫病的生态学和防治方面作了较多的研究。
中国1949年以前对寄生于淡水鱼肌肉中的华枝睾吸虫囊蚴阶段进行过研究。1949年以后,对鳃隐鞭虫病进行了研究,从50年代到60年代,不仅对严重危害鱼类的原生动物病、绦虫病、吸虫病和甲壳动物病等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鱼类寄生虫的分布做了调查研究。据不完全的统计,已发现的中国淡水鱼类寄生虫有1300多种。
常见的侵袭性鱼病有:
隐鞭虫病 池塘饲养鱼常见的鞭毛虫病,严重时能造成鱼大批死亡,尤其是草鱼的鱼种阶段。每年6~10月是流行季节,以江、浙地区最为普遍。
虫体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表皮细胞被破坏,粘液多,鳃血管发炎,造成血液循环受阻,影响呼吸。病鱼消瘦,体色发黑,最终死亡。
病原为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s)。前端钝圆,逐渐向后狭小,如柳叶。以尾部附着鳃组织,随前鞭毛的运动而扭动。固定染色后,前端有两条鞭毛,一条向前,叫前鞭毛;一条沿着体表形成不甚显眼的波动膜,而成后鞭毛。草鱼苗皮肤上常出现一种比鳃隐鞭虫小的颤动隐鞭虫(C.agitata),身体略似三角形,生毛体在虫体近前端一侧,前后鞭毛不等长,波动膜不明显,用后鞭毛插入宿主的皮肤组织里,常作颤抖状。感染严重时也能使鱼致死(图1)。用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遍洒,治疗效果很好。
孢子虫病 孢子虫的生活史为无性阶段的裂体生殖和有性阶段的孢体生殖。孢子虫是寄生于淡水鱼体上最多的一类原生动物。在中国淡水鱼类中寄生的孢子虫,有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和单孢子虫四大类。对鱼类危害较大的是前两类。而粘孢子虫更是鱼类的大敌。
图1 鳃隐鞭虫
球虫成熟的卵囊内有四个孢子。常见的为寄生在青鱼肠道的青鱼艾尾虫(Eimeria mylopha-ryngodon)。江苏浙江常流行此病。病鱼肠组织被破坏,肠壁形成肿瘤,严重者会溃烂甚至穿孔(图2)。
粘孢子虫有原生质特化的两块壳片套合于体外,其内有极囊,极囊数随种类而异,一般为1~4个。侵袭鲢、鳙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鲢碘泡虫(Myxobolus drigini)能引起脑内微血管充血,破坏正常的生理活动,使病鱼在水中疯狂地乱窜,并很快死亡(图3)。寄生在鲤、鲮的野鲤碘泡虫(M.koi)和鲮单极虫(Theleohanellus ro-hitae),是广东、广西称为“埋坎病”的病原之一。以及寄生在草鱼苗肠道内的饼形碘泡虫(M.artus),都是非常普遍又能引起鱼大量死亡的粘孢子虫病。只有彻底地清塘,才可以抑制它们的流行。用碘液拌豆饼投喂,每50千克食料加入1.2克碘,连续4天,对防治球虫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图2 青鱼艾尾虫
小瓜虫病 为流行广、危害大的纤毛虫病,华中和华南地区普遍流行。华中地区以3~5月和8~10月为流行季节。所有饲养鱼类的幼鱼和成鱼都易感染,但以草鱼、金鱼最为敏感。虫体适宜生长和繁殖的水温为15~25℃;水温低于10℃或高于28℃时发育停止。
图3 鲢碘泡虫
小瓜虫幼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后,以寄主的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脓包。虫体分泌的溶解酶,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将幼虫包围,在皮肤和鳍上形成许多小白点,因而有白点病之称。
图4 多子小瓜虫
病原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其幼虫和成虫的形状及大小有很大的差别。幼虫长卵形,前端有一个耳形的胞口,除全身披有纤毛外,身体后端还有一根粗而长的尾毛。有一个大核和小核。成虫近似球形,尾毛消失,胞口变为圆形,大核呈马蹄状,小核很小,不易观察到(图4)。
小瓜虫对药物抵抗力颇强,池塘养殖多用孔雀石绿治疗,但要反复使用几次才能见效。
斜管虫病 为常见且分布广的纤毛虫病。一般淡水鱼鱼苗、鱼种或亲鱼,都能发生此病。幼鱼特别敏感。严重感染时,鱼大批死亡。虫体繁殖水温为12~18℃。华东、华中地区3~5月最为流行,华南地区则在冬、春两季。
斜管虫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上,大量寄生时,组织被破坏,表皮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影响鱼的正常生长发育,幼鱼因而致死。
病原体为鳃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腹面观,虫体左右不对称,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后端有一小凹陷,形如心脏。前端有一横列短刚毛,腹面的纤毛排列为左边9行,右边7行。腹面前中部一条喇叭状的口管由16~20根刺杆组成,中后部有一个圆形大核,其附近有一个球形小核,两个伸缩泡,左前右后排列(图5)。
图5 鲤斜管虫
预防此病可用生石灰清塘。苗种入池前最好用食盐或敌百虫洗澡;发病时可用0.7毫克/升硫酸铜或0.3毫克/升的敌百虫全池遍洒。
车轮虫病 危害各种饲养鱼类鱼苗、鱼种最常见的纤毛虫病。全国各地特别是长江和西江流域各地区,每年从5月至8月甚流行。广东、广西广泛流行的鲮鱼埋坎病,主要病原体之一就是车轮虫。常用大草或粪肥直接肥水的池塘,易流行此病。2龄以上的大鱼,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但可成为带病者。虫体以宿主的皮肤和鳃组织作营养,组织受刺激分泌过多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病鱼消瘦发黑,游泳缓慢,终至死亡。
在中国已发现十多种车轮虫,最常见的种类是寄生在皮肤上的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is)。侧面观虫体像一只倒置的碗或碟子,隆起的一面叫口面,相对向内凹陷的一面叫反口面。口带在口面作反时针方向环绕,最后与胞口相通,沿口带两边各有纤毛一行。从反口面看,周缘平坦,中央凹陷,形成附着盘,凹陷处为显著的车轮结构,由21~30个齿体连接而成,大核马蹄形,小核椭圆形,常在大核左臂端部外缘(图6)。
预防此病主要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混合堆肥代替直接将大草和粪肥沤水饲养鱼苗,可控制车轮虫繁殖。放养鱼时最好用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或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遍洒。
图6 车轮虫的反口面观
指环虫病 鱼苗、鱼种阶段常见的一种单殖类吸虫寄生鳃病,各种水域饲养鱼类及观赏鱼都会发生,流行季节在春末夏初。长江流域甚为普遍。
严重感染的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鳃丝粘液多,病鱼常出现鳃器官浮肿,鳃盖难以闭合,逐渐瘦弱而死。
在中国已发现数百种指环虫,常见致病的种类有寄生在草鱼的鳃片指环虫(Dactylogyrus lamellatus)、寄生在鳙的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和寄生于鲤、鲫、金鱼的坏鳃指环虫(D.vastator)。指环虫体扁平,能伸缩蠕动。头端分成4叶,靠近咽的两侧有2对呈方形排列的棕褐色眼点。身体前半部有一个角质交换器,后端为一膨大呈盘状的固着器,内有一对锚形的中央大钩,背腹联结棒和7对边缘小钩,雌雄同体,卵生,幼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在合适的水温中孵化出幼虫,遇到寄主即附上并发育为成虫。
预防此病可在夏花放养前用1毫克/升晶体敌百虫浸洗20~30分种;治疗则用0.2~0.4毫克/升全池遍洒。可用2.5%含量的粉剂敌百虫1~2毫克/升或高锰酸钾20毫克/升浸洗病鱼,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
三代虫病 一种单殖类吸虫体表寄生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草鱼及金鱼患病较普遍,严重时可造成死亡。在其他的饲养鱼类也常发生,但很少引起大量死亡现象。春末夏初流行。长江流域和广东、广西较为普遍。
病鱼体色暗黑,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食欲衰退,鱼体表粘液增多,常出现蛀鳍现象,金鱼尤为严重。
病原为三代虫(Gyrodactylus),常见种类为寄生于草鱼的鲩三代虫(G.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于鲢、鳙的鲢三代虫(G.hypophthalmichthysi)和寄生于鲤、鲫和金鱼的秀丽三代虫(G.elegans)。三代虫的外形和指环虫很相似,主要区别是三代虫的头端仅分成两叶,无眼点,后固着器伞形。其中有1对锚形中央大钩和8对边缘小钩。虫体中部为角质交配囊,内含一弯曲的大刺和若干小刺。最明显的特征是虫体中已有子代胚胎,子胚胎中又孕育着第三代胚胎,故称三代虫。为胎生,子代产出后,可在原寄主体表寄生,也可移离原寄主侵袭其他寄主。
防治此病的方法与指环虫病相同。
复口吸虫病 又称寄生虫性白内障病或瞎眼病。由复口吸虫的尾蚴侵入和后囊蚴在鱼眼内发育寄生引起。许多饲养鱼类都受其害,其中以鲢、鳙的鱼苗、鱼种阶段最为严重,能造成大量死亡。全国各地均有此病发生,以长江流域最为流行,流行季节主要在夏季。
复口吸虫病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是指由尾蚴造成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破坏,病鱼在水中挣扎,眼眶部脑区充血,短期内出现死亡;慢性感染是指尾蚴进入鱼眼球水晶体后发育,引起水晶体混浊,严重时水晶体脱落变成瞎眼。
复口吸虫属复殖类吸虫。寄生在鱼眼内是其后囊蚴阶段,通常称此幼虫期为复口吸虫(Diplostomulum),国内常见的种类为湖北复口吸虫(D.hupehensis)和倪氏复口吸虫(D.neidashui)。虫体瓜子形状,无囊膜包裹。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除有口吸盘、腹吸盘、咽、肠管和粘附器外,在口吸盘两侧还有一对侧器官。活体时可看到全身布满发亮颗粒状的石灰质体,后体很短,内有一个排泄囊。倪氏复口吸虫的焰细胞的排列和数目是种的重要依据。终宿主为鸥鸟,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椎实螺,成熟的尾蚴自螺体落入水中后,遇到合适的鱼类即行钻入(图7)。
此病不易治疗,可采取杀灭椎实螺,切断病原生活史一个环节的方法,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常用方法是用生石灰和茶子饼带水清塘,一般用量为1米水深每公顷用1500~1875千克生石灰或50千克茶子饼。如在发病鱼池,可用0.7千克/升硫酸铜全池遍洒,连续2天,可杀死池中椎实螺。扎草把插于水中诱捕椎实螺和枪击鱼池上空的鸥鸟,也可减少传染的机会。
侧殖吸虫病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侧殖吸虫在中国各地都有发现,以长江中下游分布较广。主要寄生于青鱼、鲤等。螺蛳是侧殖吸虫的囊蚴寄主,成鱼吞食螺后易感染,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危害。但鱼苗被虫侵袭后,危害较大,严重时一尾鱼苗肠内可多达数十个吸虫。鱼苗体色发黑,游动无力,群集于鱼池下风处,停止摄食,群众又称之为闭口病。病鱼瘦弱并致大量死亡。
病原为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ica)体表有小刺,顶端有一个口吸盘,中部有一腹吸盘。口吸盘下方为咽和食道,并分成两根肠管。有一个卵巢和一个睾丸,子宫和输精管均通入一个阴袋中,并分别从体侧经生殖孔通出体外。
鱼苗发病原因是由于误食尾蚴,因而在鱼苗下池前用生石灰或茶子饼把螺蛳杀死,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图7 复口吸虫的生活史
头槽绦虫病 鱼种阶段的寄生虫性肠道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团头鲂也有病例。中国主要在广东、广西流行,贵州、湖北、福建及东北等地已有传播,越冬草鱼种死亡率可达90%,鱼种全长超过10厘米时感染率明显下降。2龄以上的鱼则很少寄生。
病鱼体色发黑,口常张开,故又称干口病严重的病鱼前腹部膨胀,充满虫体。
病原为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虫体由许多节片组成带状,长20~230毫米。头节略呈心脏形状,顶端有顶盘,两侧有2个深沟槽,无明显的颈部,每个节片内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睾丸小球形,成单行排列在髓部;卵巢双瓣翼状,卵黄腺散布在皮层,成熟节片充满虫卵。剑水蚤是中间宿主(图8)。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带水清塘,杀灭池中虫卵和剑水蚤,可减少此病的发生。治疗可按每万尾鱼种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浆,拌匀在250克米糠内投喂,连续3天,有一定效果。
舌形绦虫病 一种寄生虫性肠道病。病原舌形绦虫是指舌状绦虫(Ligula)和双线绦虫(Digramma)两个属的裂头蚴。裂头蚴寄生非常广泛,各种水域大多数饲养鱼类和野杂鱼均有发生。病鱼的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为舌形绦虫区,中国北部地带、黄河、海河流域,长江、淮河及珠江流域为双线绦虫区;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为无舌形绦虫区。
图8 九江头槽绦虫
病鱼腹部膨大,严重时失去平衡,常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解剖时可见体腔中充满大量白色带状的虫体,内脏受到压挤,正常机能受抑制或遭破坏,鱼发育受阻。有时裂头蚴尚可从鱼腹部钻出,直接造成病鱼死亡。
虫体肥厚,呈白色的长带状,称为面条虫。长度从数厘米到数米,宽可达1.5厘米。头略呈三角形,身体没有明显的分节。舌形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外形十分相似,只是舌形绦虫的背腹面中线有一条凹陷的纵槽;双线绦虫则有两条纵槽。此虫的终宿主为鸥鸟,第一中间宿主为镖水蚤,鱼为第二中间宿主。
用晶体敌百虫0.2~0.4毫克/升全池遍洒,杀灭水蚤和虫卵,或注意驱赶鸥鸟,对控制此病的发展有一定的效果。
嗜子宫线虫病 病原为鲤嗜子宫线虫(Philometrc cyprini)。雌虫寄生在鱼的鳞片下和鳍条上。由于体呈血红色,又称红线虫病。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鲤。流行很广。长江流域一般于冬季可在鱼的鳞片下找到,但虫体较小,不甚活动;到了春季水温转暖,虫体生长加速而使鱼死亡。
病鱼鳞片因虫体寄生而竖起,肌肉充血、发炎、溃疡。还往往引起水霉病并发。雌虫长10~13.5厘米,体表有许多透明的乳突。食道长,由肌肉与腺体组成,接下为红色的肠,无肛孔。卵巢两个,位于虫体两端,子宫里充满发育的卵和幼虫。雄虫寄生于鳔上,细小如发丝,体表光滑,长3.5~4.1毫米。尾端膨大,有两个半圆形的尾叶,交接刺针形,有引带。
预防此病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灭其幼虫。亦可用碘酒或1%高锰酸钾涂擦患处,或用2%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棘头虫病 一种危害夏花草鱼的寄生虫性肠病。病鱼体色发黑,漂浮在水面上,游动无力,不摄食。腹鳍基部充血,前腹部膨大如球,前肠内有大量棘头虫寄生,肠道有充血现象。病情严重时其肠壁薄而脆,破裂后,白色虫体随之而出。
病原为乌苏里似棘头吻虫(Acanthocephalorhyn-chcides ussuriensis)。虫体圆筒形,乳白色,长3~9毫米,前端向腹面弯曲。吻短小。体表有刺,前端腹面较密,背部较稀。体壁有巨核,一般背面为5个,腹面2个。雌雄异体。幼虫在介形虫内发育,草鱼吞食介形虫而感染。
生石灰彻底清塘,可杀灭中间宿主介形虫。口服晶体敌百虫,有一定的驱虫效果。用量为每万尾或50千克鱼用15~20克拌饵投喂,每日1次,连续5天。
中华鳋病 一种寄生甲壳动物病。虫体寄生在鱼的鳃丝上。成熟雌虫后部常挂着一对白色卵囊,肉眼可见,称为鳃蛆病。主要发生在1龄以上的草鱼、鲢、鳙、鲤、鲫,对草鱼的危害较为常见,能引起死亡。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在长江流域每年4~11月为其繁殖季节。
轻度感染的鱼无明显症状,但当鱼鳃上被大量虫体侵袭时,强大的第二触肢深插入鳃丝,造成机械损伤,影响鱼的正常呼吸,伤口亦易受微生物的侵入,常引起鳃丝末端发炎、肿胀甚至弯曲变形。患病的鲢、鳙尾鳍上叶露出水面,江、浙一带称之为翘尾巴病。病鱼还会出现打转和狂游,终致消瘦死亡。
病原属鳋科(Ergasilidae)的中华鳋属(Sinergasi-lus)。常见的种类为大中华鳋(S.major),寄生于草鱼、青鱼、鲈等;鲢中华鳋(S.polycolpus),寄主为鲢、鳙;鲤中华鳋(S.undulatus),寄主为鲤和鲫。雌雄异体。寄生者均为雌虫,雄虫则终生营自由生活。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与第一胸节间有颈状假节;胸部六节,第六节为生殖节;腹部三节。头部中央有一中眼,并有六对附肢。口位于头部腹面,周围为口器包围。各胸节腹面都有一对游泳足,双肢型。第三腹节的后端有一对尾叉,上有刚毛数根。
治疗此病可用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二者比例为5∶2),或用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效果甚好。
锚头鳋病 一种寄生甲壳动物病。虫体多寄生于体表,如针状插入鱼的皮肤,肉眼可见,故又称针虫病或蓑衣虫病。大部分淡水饲养鱼类及各龄鱼和野杂鱼都能感染。其中鲢、鳙鱼种受害最大,在发病高峰季节,能在短期内出现暴发性感染,造成大量死亡。锚头鳋在水温12~33℃之间都可以繁殖,故流行季节特别长。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都是雌虫。其寿命与水温有很大关系,夏季水温25~37℃时,虫只能活14~23天;秋季寄生的锚头鳋则可以在鱼体上越冬。虫体脱落,鱼能获得免疫力。
病原锚头鳋(Lernaea)属于锚头鳋科(Lernaeidae)。在中国常见的种类为多态锚头鳋(L.polymorpha),寄生于鲢和鳙;草鱼锚头鳋(L.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于草鱼(图9);四球锚头鳋(L.quadrinucifera),寄生于草鱼鳃弓上;鲤锚头鳋(L.cyprinacea),寄生在鲤、鲫等鱼。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节和第一胸节愈合成头胸部,其上长出头角。头角的形状是种的分类重要形态特征。有五对游泳足,均为双肢型。腹部极短小,在末端有一对细小的尾叉和几根刚毛。成熟虫体常挂有一对卵囊(图10)。
图9 患锚头鳋病的鳙
彻底清塘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治疗可用0.3~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如病鱼体上虫体多为童虫阶段,应在半月内连续洒药两次;如为壮虫,施药一次;如多为老虫,则可以不下药,虫会自然死亡脱落。高锰酸钾浸洗也可以杀死锚头鳋。浸洗时间及用药浓度视水温不同而异,一般水温在21~25℃时用10毫克/升,浸洗1~2小时。
图10 多态锚头鳋
鲺病 又名鱼虱病。一种寄生甲壳动物病。虫体寄生于鱼的体表、口腔和鳃。成虫和幼虫均营寄生生活。中国从南到北时有流行,但以广东、广西、福建较为普遍,而且全年都可以发现。长江流域每年4~8月为流行季节。鲺无固定寄主,可随水流、工具等传播。鲺卵粘附在池中各种物体上,容易随水流传播。鲺对寄主的年龄无严格的选择性,一般对1龄以上的鱼主要是妨碍其生长,3~6厘米的幼鱼只要被三四只鲺寄生,便会很快死亡。
鲺腹面有许多倒刺,在鱼体上不断爬动,再加上口刺的刺伤,大颚的撕伤,使鱼体体表形成很多伤口。病鱼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严重影响食欲,鱼体消瘦,易并发白皮病和赤皮病,常引起幼鱼大批死亡。
病原鲺(Argulus)属于鲺科(Argulidae)。在中国常见的种类为日本鲺(A.japonicus)、喻氏鲺(A.yui)和椭圆尾鲺(A.ellipticaudatus)。大多数饲养鱼类都有寄生。鲺体大而扁平,体色常与寄主相仿。雌鲺较雄鲺为大。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两侧向后延伸形成背甲,常与第一胸节愈合。头部有复眼一对,附肢5对。口器成为吸管状的吻,小颚在成虫时变为一对吸盘,位于口管两旁。胸部四节,第一节常与头部愈合。游泳足四对,双肢型。腹部不分节,为一对扁平长椭圆形的叶片,前半部愈合,后端有一对小的尾叉,上有数根鞭毛。雌鲺无卵囊,卵直接产于水中物体上。
用0.3~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可杀灭鲺。
鱼怪病 寄生甲壳动物病。虫体主要寄生于鲫、雅罗鱼和麦穗鱼。一般雌雄虫成对地寄生在鱼的胸鳍基部附近体腔的寄生囊内。寄主肌肉被其钻穿并形成一寄生孔。此病在云南、山东、河北、江苏、浙江、上海和黑龙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多见于湖泊、河流和水库。
鱼苗被一只鱼怪幼虫寄生,就会失去平衡,数分钟内即死亡。鱼种的体表和鳃被幼虫寄生,可引起表皮破坏,体表充血,粘液增多,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形成蛀鳍,随即死亡。被成虫寄生,严重影响性腺发育,可致丧失生殖能力。
病原鱼怪(Ichthyoxenus)属等足目(Isopoda)。在中国常见种类为日本鱼怪(I.japonicus)和鲤怪(I.geei)。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三角形,前端有两对短小的触角,两侧有黑色复眼一对,胸部由7节组成,每节有一对胸足。腹部6节,均有附肢。第六节为尾节,特别长而呈半圆形。成熟的雌虫,腹部怀卵膨大如球,雄虫身体比雌虫小。
此病多见于敞开水体,难以用药物处理。如在封闭水体里发病,可用敌百虫挂袋或遍洒,也可用0.5毫克/升敌敌畏(80%)乳剂遍洒,以杀灭幼虫。
甲藻病 此病主要发生在酸性土壤的鱼池中。江西和广东出现较多。夏、秋季池水pH值在5~6.5之间,鱼种放养过密,饵料不足,容易引起此病流行。草鱼、青鱼、鲢、鳙的鱼种均可感染,但以草鱼种最为敏感。由于病鱼体表包裹了一层白粉,又称为打粉病或白鳞病。
病鱼被感染后在水中拥挤成团,开始在鱼体表出现小白点,以后逐渐蔓延至全身和鳃内,病鱼食欲减退,至后期游动迟缓,不时呆浮于水面,身上的白点也连接成片,成为一层白粉。粉块脱落处会发炎溃烂,且往往并发肤霉病,最后病鱼瘦弱,大批死亡。
病原为一种寄生性嗜酸卵甲藻(Oodinium acido-philum)。成熟的个体呈肾状,宽102~155微米,长83~130微米。中部有明显的凹陷;体外有一层透明的玻璃状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和色素体,中央有一个圆形核。在合适的水环境中,甲藻以纵分裂法繁殖成子体、裸甲子。当裸甲子在水中游动与鱼接触时,就附着鱼体上,丢掉鞭毛,开始寄生生活,并发育为嗜酸卵甲藻。
预防此病可用生石灰清塘,使池水从酸性转为微碱性。也可将病鱼转入微碱性的鱼池内,致使卵甲藻死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