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人工增殖

人为地增加或改善资源的补充量来补偿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的补充量减耗。由于渔业资源衰退,水域污染,世界海洋渔业正进入由单纯捕捞自然资源转向在海岸带及大陆架水域通过繁殖保护、人工放流、改造生物栖息环境等办法,发展人工增殖事业的新时期。这种人为地增殖资源,然后捕捞的渔业亦称资源培养型渔业或栽培渔业。就一个水域来说,增加补充量的途径有:①对衰退或已破坏的种群,人工培育苗种放流入海,使其自然生长。

人为地增加或改善资源的补充量来补偿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的补充量减耗。由于渔业资源衰退,水域污染,世界海洋渔业正进入由单纯捕捞自然资源转向在海岸带及大陆架水域通过繁殖保护、人工放流、改造生物栖息环境等办法,发展人工增殖事业的新时期。这种人为地增殖资源,然后捕捞的渔业亦称资源培养型渔业或栽培渔业。

就一个水域来说,增加补充量的途径有:①对衰退或已破坏的种群,人工培育苗种放流入海,使其自然生长。②将适于在这个水域繁殖生长的其他水域的种群移植进来,使其形成自然种群。或在一个水域中,原有的种群遭到严重破坏后,从另一水域移植一定数量的亲体使其繁殖生长,以加速其生长量和补充量。此外,通过资源增殖还可达到如下目的:①当海洋生态系还存在着潜在生产力,可以通过人工放流等措施,对这种潜力加以利用。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水域环境,以提高水域生产力,提高环境容纳力。③海洋生态系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和移植新品种以及清除或抑制敌害生物,以定向地改变生态系。

概述 早在19世纪末叶,美国为挽救沿岸渔业资源衰退的局面,开展了海鱼孵化运动,收到一定效果。后来这一方法传入英国、挪威、芬兰、丹麦,各国纷纷建立人工孵化场,从事鳕、鲽鱼类的资源增殖工作。美国现有鱼类繁殖孵化场150处,以生产鲑鳟鱼类及其他温水性鱼类苗种为主,大部分鲑苗种供放流使用。前苏联对鲟和鲑的增殖工作也很重视。80年代中叶全苏20个鲟孵化场每年生产、放流幼鲟约1亿尾,使资源量成倍增长;在库页岛、千岛地区及远东的水产孵化场,每年放流鲑鳟稚鱼,计19亿尾。此外,苏联还将黑海鲻幼鱼及远东鮻移到里海,均已形成自然群体。日本是海鱼增殖发展最快的国家,从近海经济鱼、虾、贝类到大型洄游鱼类,已能大量生产达放流规格苗种的有20余种。大麻哈鱼类和扇贝的苗种放流已达相当规模,并取得实际经济效益。60年代从濑户内海开始,现每年放流日本对虾苗数亿尾,已看出放流效果。

中国渔业资源增殖事业起步较晚,1980年建成渤海水产资源增殖实验基地,下设长岛、下营、北戴河、营口四个增殖实验站,分别承担对虾、海产鱼类、海蜇、刺参、鲍、梭子蟹、岩礁贝类苗种的培育和放流试验任务。此外,还在山东省青岛近岸进行了牙鲆、黑鲷和对虾的放流试验。1983年开始在渤海、黄海及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了生产规模的对虾苗种放流,取得了较好效益。还在山东、辽宁、河北等省沿岸进行刺参苗种放流。1986年在辽宁省东沟县大洋河开始了大麻哈鱼类的放流实验。

1965年中国开始向内陆水域太湖放流鲤夏花,鲢、鳙、草鱼、青鱼鱼种以及中华绒螯蟹的苗种。年放流量1000万尾,使太湖大中型经济鱼类的渔获量从1974年的1080吨,至1985年增加到3500吨左右。1984年开始在长江中游放流中华鲟幼鱼,使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鱼类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增殖技术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殖水域的选定 对选定的放流海区进行本底调查。包括地形、水文、潮汐、波浪、地貌、底质、水质、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的定量采集和鱼、虾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等,了解增殖对象数量分布和海区历史最高产量,为选择适宜的增殖对象放流数量和验证放流后的增殖效果提供基础资料。上述调查一般是每月一次。还应根据需要,增加其他项目的调查:如氧化还原电位(ORP)、化学需氧量(COD)、硫化物、营养盐类、悬浮物(SS)、溶解氧(DO)、pH值等,每季度一次。

放流水域应根据不同增殖对象选择,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天然苗种栖息的水域;②对于放流对象种有容纳潜力或未充分利用的水域;③敌害生物较少;④海底倾斜度小、潮差大、外海水能进入,有涡流和海水充分交换的海区;⑤鱼虾类洄游的通道。

苗种放流规格和中间培育 苗种放流规格因不同增殖对象而异。必须依据放流对象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成活率高而稳定的阶段时放流为宜,并应从经济效益、放流方法和放流效果等方面考虑。增殖苗种在未达到放流规格前应采用中间培育的方法。日本真鲷幼鱼经过中间培育,长到100毫米后放流入海,并可采用音响驯化法,起到集群索饵的作用。日本对虾体长10毫米时,极易被敌害生物掠食,需经40~50天的中间培育达30毫米以上方可放流。据倉田博报道(1975)日本对虾稚虾在人工海滩上比在天然海滩(潮位差式)上的生存率高3~10倍,生存密度高20~50倍,但前者设备复杂、经费高,生产上仍以天然海滩暂养占多数。鲍苗种壳长达5毫米后,从附着基剥落,经10个月的中间培育,至30毫米后放流。

中国对虾一般是将培育到体长8~10毫米的人工虾苗放入暂养池饲育至30~40毫米后放流。中国刺参稚参经2个月饲育体长达10~15毫米时放流。为了提高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可在浅海筑成幼参保育场,将10~15毫米幼参投入,再饲育数月后放流。

苗种放流方法 基本要求是尽量避免敌害,使苗种能正常地适应放流海区环境,顺利摄食天然饵料并迅速地补充到自然种群中去。放流方法因放流对象而异,大致有:①海中放流法。将放流苗种不经中间培育,或中间培育后直接投放入海。如放流牙鲆苗种,从运送稚鱼的船上向海底通一软管放流入海。刺参苗种直接投入增殖区内岩礁处。虾苗在天然潮间带处于干潮时,以稀薄的密度撒播入海。②附着基放流法。使苗种附着于附着基上,放入海中或潮间带附近。如刺参系将放流的苗种放入密网包被的竹筐内或密网袋内,由潜水员潜水置于岩礁间隙。三疣梭子蟹在潮间带附近水域设置悬垂网或其他悬垂附着器,蟹苗附着栖息其上。鲍多用透明波形板置于密网袋内,网袋置于流水中,待网袋内的鲍苗附着于波形板后,取出波形板放入一金属笼中,沉入海底,使鲍苗从网孔中爬出附着于岩礁上。③潮间带网围或筑池法。将对虾苗在潮间带用网围培育,投饵2星期左右,解除围网,任虾苗自然游入大海,或在潮间带筑池,蓄养虾苗至60毫米后提闸放流。梭子蟹苗放流也采用网围法,操作方法与虾苗放流相似。

渔场环境的保护和改造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沿岸水域生产力,防止渔场环境污染,防止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发生,必须加强渔场环境的定期监测与保护。并对沿岸渔场水环境或底环境加以整治改造,包括营造人工藻场、构筑抗风浪设施,开挖水路、改造湾口、建造人工礁场和人工海滩等,为资源增殖对象提供适宜的生活栖息场所(见

放流效果的检验 对利用苗种放流增殖资源的效果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某种种群资源的盛衰属于生态系的变化或属自然波动,已有的资料难以说明这种波动同苗种放流有关。但多数人认为放流苗种能增加资源的补充量,对放流增殖持肯定态度。检验放流效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产量对比法。以放流增殖种群的本底或历史上多年平均产量为基数,根据连续放流后产量的增加情况说明放流效果。此法较为简易,反映的情况较为真实。②世代数量组成估计法。对原种群的历年世代数量组成作出分析(年龄组成、体长组成、体重组成),通过数年连续放流后,低年龄组(或体长、体重小的组)的比例逐年增加说明资源补充量与年增加的趋势。这种方法较为繁琐,且受取样代表性影响。③标志法。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检验放流效果的方法。对增殖对象加标志后,可以从渔获物中辨认人工放流的个体,根据回捕的地点、时间、数量(计算回捕率)、个体大小推断放流效果。标志的方法和效果因增殖对象而异。

标志法具有操作简便、不影响增殖对象的正常生活和生长、标志明显且易辨认等特点。常用的标志形式有:①金属标志牌。美国为标志鲑鳟鱼类研制了一种长1毫米的微型不锈钢磁性编码标志,用机械枪打入幼鱼鼻软骨中,通过设在通道的电磁感应器即可鉴别出来。回捕率为1%~5%。日本对虾用阿特金(Atkin)型标志牌,以尼龙线穿过幼虾第一腹肢的中部系上两个扣,把标志牌拴在线端的环上,标志牌不会因对虾蜕皮而脱落,而且发现率高。日本对虾的平均回捕率为1.6%(山口县大海湾)。②非金属牌。日本用多种颜色的环氧树脂标志幼鲍,此种环氧树脂贴在贝壳上不会脱落,可长期保留,其回捕率与放流规格成正比,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中国标志牙鲆、黑鲷幼鱼用细巧艳丽有序号的塑料片,标志部位从背鳍前位基部穿过部分脊背肌肉。黑鲷的回捕率约为1.7%。对虾类标志用塑料牌,用线穿透第一腹节挂好。③切割法。日本真鲷放流采用剪去部分鳍条的方法。大个体幼鱼,切鳍后保留痕迹的时间较长,回捕率一般在3%~5.7%,最高可达8%。对虾类放流可剪去幼虾尾扇或眼柄,但眼柄和尾扇可能再生。④其他。为提高回捕率,有采用内分泌测定法,即测定不同季节鱼体内甲状腺素(Thy-roxine atpase)含量作为决定最适放流期的生物学指标。染色法曾试用于对虾类,蜕皮3次以上,223天以后仍能识别染色。全长30毫米小型牙鲆鱼苗,可用色斑乳胶注射皮下,但识别期较短。刺参苗种不易标志,日本试用烧烙法,90天内可辨认烙痕。对较大的个体从背部切开1/3创口,在80天内可辨认其切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