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火烧鳊、雷公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温水性河川名贵大型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和闽江水系,为中国特有种。形态特征体稍延长,侧扁而高。头短。吻圆钝。口小,下位,马蹄形,上颌口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唇软厚,富肉质;上唇与吻褶间具一深沟,下唇翻出,呈肉褶,上下唇有许多密集的乳头状突起。
又称火烧鳊、雷公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温水性河川名贵大型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和闽江水系,为中国特有种。
体稍延长,侧扁而高。头短。吻圆钝。口小,下位,马蹄形,上颌口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唇软厚,富肉质;上唇与吻褶间具一深沟,下唇翻出,呈肉褶,上下唇有许多密集的乳头状突起。下咽齿1行,约40余枚,齿侧扁,密列,梳状。体被中大圆鳞。侧线完全,平直。背鳍基部长,无硬棘。臀鳍短,胸鳍下侧位。尾鳍分叉。成鱼体红色,体侧具一猩红色纵条。幼鱼银灰色,体侧具3条黑褐色横纹,各鳍淡红色。(见图)
胭脂鱼
成鱼多栖息于江河上、中游的近底层水域,喜在水质清澈、溶氧量充足、水流急而深的石滩处营底栖生活。行动敏捷。幼鱼栖于江河中、下游,行动迟缓。摄食水生昆虫(摇蚊幼虫为主)、蚬和淡水壳菜等软体动物,也食植物碎屑、附生于水底砾石上的硅藻和泥沙中的有机质。生长快,1龄鱼可达1千克,3龄鱼达2.3千克,5龄鱼4~7千克,6龄鱼重达10千克,体长为1米。最大个体可达30千克。通常雄鱼5龄(闽江上游)或6龄(长江上游),这时体长超过80厘米,体重9千克左右;雌鱼为9龄,体长84厘米以上,体重11千克以上始达性成熟。生活于长江的胭脂鱼产卵期在每年3~4月,闽江为2~3月,此时雌雄鱼体色鲜艳,头部、臀鳍及尾鳍具大小不等的白色珠星。产卵场一般在水质清澈、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均较稳定的急流石滩处。沱江、岷江及宜昌到宜都江段是长江水系胭脂鱼主要产卵场,福建建瓯附近为闽江水系胭脂鱼主要产卵场。一尾10~15千克的雌鱼怀卵量10万~20万粒,卵粘性,粘附于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常5~7粒相粘在一起,吸水膨胀后才逐渐分散,卵径2~3毫米。在水温16.5~18℃时约需7~8天,便可孵化。孵出的仔鱼大量漂流到中下游。生长数年,成熟后,溯至上游江段繁殖。
胭脂鱼体型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性温驯,易捕捞,是中国淡水养殖中很有发展前途的名贵鱼种。由于胭脂鱼不能在静水水域产卵,自长江干流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后,阻隔了胭脂鱼的生殖洄游,对其资源产生影响。采取人工繁殖扩大苗种来源,发展养殖,对资源保护和增殖均十分重要。
人工繁殖的技术措施为:①收集亲鱼。每年3~4月,江水温度为13.0~15.0℃时,在产卵场江段收集亲鱼,按雌雄1∶2储备暂养。②催情效应时间。雌鱼按每千克用鲤鱼脑垂体1.2毫克,如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每千克40微克;雄鱼每千克用鲤鱼脑垂体0.5毫克加黄体类似物每千克20微克,胸腔一次注射。24小时后开始分批采卵,待采卵完毕亲鱼转入蓄养池继续培育。③授精。采卵时同步挤出雄鱼精液,放入大搪瓷盆内人工授精,20分钟后用江水冲洗脱粒。一般受精率70%以上。④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器内,微流水,水温控制在17.0~18.0℃,溶氧7~9毫克/升,7天陆续出膜,在12.0~14.5℃时则需10天。⑤仔鱼培育。孵出的仔鱼体透明,平均全长0.95厘米,平卧底部,偶尔颤动。6~7天后可在水层中游泳,靠卵黄囊供给营养。13~15天后,鳔室形成,开始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幼体以及人工培养的卤虫。2个月后主要投喂切碎的水蚯蚓,配合饲料黄豆制品的微细颗粒。饲养3个月的仔鱼平均体长达5厘米左右,体重1克。
包括:①苗种培育。孵化器培育仔鱼,长到3厘米转入大型容器或地塘饲养。在容器内饲养只需投喂水蚯蚓等,培育池必须清野,消灭危害仔鱼的水生昆虫,施肥使池水中繁殖大量浮游动物,每天再投喂水蚯蚓。苗种下池10天后还需投喂黄豆粉、米糠、玉米粉、麸皮和家禽内脏等制成的小型颗粒饵料。在大水体中可采用网箱养殖,一般水深2米的水体,架设网箱需贴底并定期移动网箱,以利摄食水中和底泥中更多的无脊椎动物。每天投喂麸皮、黄豆粉和水蚯蚓等,经2个多月的培育,体长可从3~5厘米长到13厘米以上。按需要再转箱养成商品鱼规格。②成鱼养殖。池中必须施肥繁殖天然饵料,并清除凶猛鱼类。单养每公顷0.6万~1.05万尾,也可与鲴类等混养,可获得较高的产量。③增殖。将人工培育的幼鱼直接投放入江,让其在自然环境中摄食生长和繁殖。以稳定资源量。
胭脂鱼肉味美,营养价值高,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用鱼类,还是亚口鱼科在亚洲大陆的代表种类,在学术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