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鲷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日本于1963年开发真鲷人工育苗技术,1965年开始人工养殖。1970年养殖产量仅539吨,1986年已达3.3万吨,在日本海水养殖鱼类中居第二位。中国厦门地区于70年代中期开始真鲷人工育苗与网箱养殖试验,山东和江苏两省于80年代初也开展了育苗和养殖研究。中国沿海适于真鲷栖息的海域甚多,有发展真鲷资源增殖的有利条件。
根据真鲷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日本于1963年开发真鲷人工育苗技术,1965年开始人工养殖。1970年养殖产量仅539吨,1986年已达3.3万吨,在日本海水养殖鱼类中居第二位。中国厦门地区于70年代中期开始真鲷人工育苗与网箱养殖试验,山东和江苏两省于80年代初也开展了育苗和养殖研究。中国沿海适于真鲷栖息的海域甚多,有发展真鲷资源增殖的有利条件。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沿海。
包括亲鱼培养、采卵孵化、鱼苗培育等步骤。
于繁殖季节在产卵场捕捞怀卵亲鱼或由鱼苗直接培育成亲鱼。人工培养亲鱼需要2~3年,可以在网箱里饲养,到接近性成熟时再移至产卵池强化培养,也可整年在产卵池里育成。饵料是杂鱼肉或配合饵料。
用捕自海区产卵场的成熟亲鱼经人工授精采卵;天然亲鱼或人工培育亲鱼经激素催产后在池中自然产卵;人工培育亲鱼在池中自然成熟、自然产卵。一般体重/千克左右2~3龄鱼可达性成熟(见表)。
真鲷最小成熟个体规格
亲鱼的怀卵量,最高可达300万粒(卵巢500克),低的只有25万粒(卵巢37.4克),个体较小者怀卵量少,生产上多选择3~4龄亲鱼,怀卵量平均可达100万粒以上。产卵池容积为20~100米3,亲鱼放养密度为1.0~1.5千克/米3,性比为1∶1。真鲷一般在日落后产卵,在一年一度的生殖周期内,卵子分批成熟分批排出。受精卵浮性,可在产卵池外的溢流口处安装集卵网箱收集。真鲷的成熟卵浮性、圆球形,卵径1.01~1.04毫米,油球1个,每克卵约1800粒,每毫升卵约1200粒。受精卵经计数后放入专用孵化槽或网箱中孵化。孵化所需时间因水温而异;在21.8~24℃条件下,约需26小时;13.5~18℃条件下,需60小时。
有室外土池育苗和室内工厂化育苗两种方式。室内工厂化育苗所用容器有小型网箱、玻璃钢水槽和各种规格的水泥池。生产性育苗池的容积为10~30吨、50吨或100~200吨,日本还有使用帆布或柏油防水布制作的悬挂式水槽。鱼苗培育分前期(1~25天,全长2.0~10.0毫米)和后期(25~55天,全长10.0~40.0毫米)两个阶段进行。前期培育一般在室内,前10天宜用静水,逐步转用微流水;后期培育可分养于室外水泥池或海上网箱中。
初孵仔鱼适宜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放养1万尾、受精卵放养密度为3万粒/米3、10毫米稚鱼海上网箱养殖的放养密度为3000尾/米3。
整个培苗过程的饵料系列是:双壳类幼虫→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幼体→桡足类(或卤虫成体)→鱼、贝肉糜。育苗初期阶段宜添加少量小球藻。作为开口饵料,中国曾使用双壳类幼虫和熟蛋黄颗粒,但普遍采用的是经筛选的小型轮虫。后期培苗投喂沙肝(猪胰脏)糜,效果亦佳。鱼苗日摄食量可因其培养天数、饵料种类、饵料质量及水温等而异。育苗阶段要求光照在1000勒以上、pH值在7.8~8.4、水温在16~23℃范围内,溶氧量尽量维持5毫克/升以上。
初孵仔鱼大约培育60天左右达幼鱼期,全长约40毫米,即可用于放流或养殖。
包括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
在日本以网箱养殖为主,其他尚有土池养殖、陆上筑池养殖、海上网围养殖等方式。中国采用网箱养殖,尚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
网箱养殖真鲷的苗种规格要求全长40毫米以上,大小基本一致。放养密度主要决定于网箱中海水的交换程度,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放养6~10千克。海水交换条件差、饵料质量差及病害多的海区,以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千克苗种为宜。可用鲜饵或配合饵料饲育。鲜饵多用含脂量低的小杂鱼。配合饵料用颗粒饵料。
真鲷的摄食行动比较迟缓,每日投饵宜少量多次,以长时间均匀撒布为宜。摄食量因体重、季节与温度的变化而异,日投饵量应随之增减。日投饵率为养殖鱼的总重与一天投饵量之比,可按下列计算公式求得:
真鲷增殖与养殖
式中 N0为养成开始时鱼的尾数;Ni为t时间养成后的尾数;W0为养成开始时鱼的平均体重(克);Wt为t时间养成后鱼的平均体重(克);F为养成期间的总投饵量(克);t为养成时期(天数)。
各龄真鲷的平均饵料系数约为11。中国厦门地区试养的真鲷饵料系数为6。养殖的第二年与第三年生长较快,日本当年鱼种养到年底约为80克,第二年末约为400克,第三年末约为900克。中国厦门地区由于真鲷产卵季节在前一年冬季,至翌年5月份鱼苗体长已达40~60毫米、体重2.2~5.6克,年末可达140~189克,第二个年末可达835.8克。常见的病害有畸形鱼、弧菌病、肌肉吸虫病、营养性疾病等(见海产鱼类病害)。
日本自60年代中期真鲷苗种生产技术获得成功后,进行了稚、幼鱼的自然生态调查。在此基础上,于1973~1974年开始人工苗种的大量放流增殖试验,随后又在全国20多个县展开这项工作。并于1984~1987年期间先后指定神奈川县等6个县的栽培渔业协会进行真鲷苗种放流效果的验证。1985年日本全国生产真鲷苗种2139万尾,放流1266万尾,尚未达到取得实际经济效益阶段。
在自然海区,体长12~18毫米的稚鱼,多分布于内湾或沿岸浅水区,营底层生活,称为着底期。达40毫米以上时逐渐脱离底层生活,生活区域不断扩大。内湾稚鱼在离底80~140厘米处生活;沿岸水域稚鱼多数分布于水深30米以内的浅水区。大部分幼鱼,在9月份以后开始小范围移动,而后慢慢向湾外或外海水域迁移至越冬场。因此苗种放流的适宜场所,应当是沿岸浅水区或适于苗种发育生长的外海水域。使放流苗种在这一水域从活动能力、饵料竞争、逃避敌害等方面尽快达到与天然幼鱼同样的生活能力。
从放流后的成活率、苗种生产经济成本和放流苗种对放流场所的适应性以及80年代末的生产水平等综合考虑,非标志苗的放流规格以全长30~40毫米较为适宜。
15~30毫米的苗种饲养密度以300~500尾/米3为佳。投饵方式初期可撒投或设饵料台,中期以后撒投配合饵料。日投饵次数初期2~5次,中期2~4次,后期1~3次。中间培育损耗最大的时期是放养后的第10~20天。若能消除或减少引起损耗的因素,成活率可达70%以上。真鲷是适于音响驯化的鱼种,约10~15天即可达到驯化的目的,其记忆力大致为60天左右。中间培育应当尽量提高音响驯化效率,积极开展放流场所和人工鱼礁区的保护性培育技术研究。此外,尚须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水域生物生产力等方面进行放流有关的综合性研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