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卵泡

雌性哺乳动物卵巢皮质中卵子赖以生长和发育的囊泡状结构。早在胚胎时期,动物卵巢上便已形成数以百万计的原始卵泡。这些卵泡多数在初生前后逐渐退化、闭锁,并在出生以后随家畜年龄增长,卵泡数量也逐年减少。雌性动物在到达初情期以后,在有关生殖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泡可发育成熟并且排卵。成年雌性动物每一个发情周期,均有一些卵泡发育,但在最后只有少数成熟排卵。

雌性哺乳动物卵巢皮质中卵子赖以生长和发育的囊泡状结构。早在胚胎时期,动物卵巢上便已形成数以百万计的原始卵泡。这些卵泡多数在初生前后逐渐退化、闭锁,并在出生以后随家畜年龄增长,卵泡数量也逐年减少。雌性动物在到达初情期以后,在有关生殖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泡可发育成熟并且排卵。成年雌性动物每一个发情周期,均有一些卵泡发育,但在最后只有少数成熟排卵。单胎家畜一般只排1~2卵,多胎家畜排若干卵,卵泡可产生某些生殖激素,主要是雌激素

根据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把卵泡划分为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三级卵泡(tertiary follicle)和成熟卵泡(graafian follicle)。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原始卵泡只有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包围着卵母细胞,此时不存在透明带和卵泡腔。初级卵泡,有单层柱状卵泡细胞包围卵母细胞。这两种卵泡出现在卵巢靠近生殖上皮的皮质部。次级卵泡在卵母细胞四周有多层柱状卵母细胞包围,并且在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出现透明带,卵泡位置向皮质部较深处移动。三级卵泡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卵泡腔,成熟卵泡具有大的卵泡腔,其中充满卵泡液(图)。成熟卵泡可扩展到卵巢皮质的全部,并突出于卵巢表面,肉眼容易识别。正常的成熟卵泡结构特点是卵母细胞周围有放射冠,并且与卵泡腔内壁相连接形成卵丘,卵泡腔内壁从内向外分别为排列紧凑质地饱满的颗粒细胞层、基膜、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的内膜细胞层、以及外膜细胞层。

成熟卵泡结构

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命名,还可按卵泡腔的出现为标志,划分为腔前卵泡(无腔,即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和有腔卵泡(即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另外,还有的把次级卵泡称为生长卵泡。

各种家畜发情期的后期,在卵巢上可见到排卵前的大卵泡,每个卵泡的直径大体为:牛12~19毫米,绵羊5~10毫米,猪8~12毫米,马25~50毫米。

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的表面均有促性腺激素的受体,这些细胞参与调节某些生殖激素的生成。颗粒细胞还分泌某些抑制因子,有节奏地控制卵母细胞的发育。退化和闭锁的成熟卵泡,从组织切片可见到萎缩、松散的颗粒细胞,有些分布到卵泡液当中。

马属动物在妊娠40日左右卵巢也有大的卵泡出现,它们参与辅助黄体的形成。其他种类的妊娠家畜,有时在一定阶段也出现大的卵泡,这是由于激素调节失常所引起。动物卵泡的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营养状态、发情季节、气候、年龄、膘情、雄性动物引诱、动物所处的生理状况、外源激素的使用等。对马、牛等大家畜,可以通过直肠检查判断卵泡发育的阶段,以确定人工授精的适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