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鹿属(Cervus)中的大型鹿种。别名赤鹿、黄臀鹿、白臀鹿。学名:C.elaphus Linnaeus,1758。染色体数2n=68。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在鹿属中分布最广,从欧洲的北部一直到亚洲东部,整个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和中亚到北非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马鹿在中国境内分布很广,19世纪末、20世纪初尚见于山西、河北等地。
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鹿属(Cervus)中的大型鹿种。别名赤鹿、黄臀鹿、白臀鹿。学名:C.elaphus Linnaeus,1758。染色体数2n=68。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在鹿属中分布最广,从欧洲的北部一直到亚洲东部,整个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和中亚到北非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马鹿在中国境内分布很广,19世纪末、20世纪初尚见于山西、河北等地。目前,分布于东北林区、宁夏贺兰山、新疆、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东部等地。属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有多样的栖息生境。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叶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四川和西藏的马鹿栖息于35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新疆塔里木马鹿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环境;在祁连山西部的马鹿栖息于高山草甸,北麓的马鹿则栖息于海拔2400~3800米的山地草甸草原带、针叶林带及高山灌丛带,也有栖息于海拔较低的次生灌丛和河谷林灌带。
马鹿体型较大,公鹿有角,眉枝从角基生出,斜向前伸,与主干几成直角;主干长而后倾,冰枝(第二分枝)紧靠眉枝,冰枝与第三枝间距较大,主干再向上分2~3枝。角枝圆形(见鹿茸、收茸)。被毛灰褐到黑褐色,背部毛色深而下部较浅。臀斑褐色、赭色或白色。初生仔鹿体侧有白色斑点,随月龄增长逐渐消失。尾较短(图)。
中国现存马鹿有7或8个亚种。
别名文鹿、八杈鹿。因臀部着生一块黄褐色大斑,故又称黄臀赤鹿。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
马鹿
长白山地区,多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和森林草原中。体型大,公鹿体高130~140厘米,体重230~300千克;母鹿体高115~130厘米,体重160~200千克。夏毛红棕或栗色,冬毛灰褐或灰棕色,有的鹿有黑棕色背线。肩高背直,尾扁平而短、尾尖钝圆。尾毛较短,色同臀斑。颈毛、鬣毛粗长色深,四肢内侧被毛细软色浅。初生马鹿体侧有白色斑点,白斑随仔鹿的生长发育逐渐模糊,至5~6月龄基本消失。茸从角基部分生,多为双门桩(眉枝与冰枝的总称),眉枝与主干几成直角,眉枝与冰枝连续分生间距较近。中枝(第三分枝)分生部位较高,前三枝向前分生,最后一个分枝向后分生(见鹿茸、收茸)。成角5~8个杈,茸色呈褐、灰褐或红褐色。茸毛较长。鹿茸收取三杈或四杈。对外界反应较迟钝,采食速度较慢,适应性强,易于驯化。2.5岁左右性成熟,配种期在9~10月份,妊娠期240~255天,5~6月产仔,每胎1仔,偶有2仔。
别名北疆鹿。分布于新疆北部边缘1000~2500米的阿尔泰山地,夏季偶见于高山带。栖息地环境为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森林灌丛和森林草原。体型最大。角强大粗壮,双门桩并较长,眉枝尖端向上弯曲,冰枝与中枝间距较大,茸毛细短呈黑褐色,被毛灰褐略显赤色,有深褐色背线,臀斑黄白色。
别名准噶尔马鹿、青皮马鹿、黄眼鹿。分布于新疆中部和西部山地,在天山西部和中部,分布高度为1400~3000米,东部为1800~3200米,栖息地环境类型与阿尔泰山相同。体型较阿尔泰马鹿稍小,胸深而宽,背部略低,四肢强健。虹彩黄色,故俗称黄眼马鹿。被毛棕灰色,公鹿阴筒前有一绺棕褐色长毛,母鹿阴唇外露。臀斑呈桃形、浅橘黄色,边缘黑褐色。鹿茸主干和眉枝粗长,双门桩,各杈间距较大,中枝与第4枝间距更大,茸头饱满,茸毛密长呈黑褐色,成角7~8杈。配种期为9~10月份。妊娠期240~250天,每胎1仔。性情温顺,耐粗饲,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病性。
别名草湖鹿、白臀灰鹿、南疆鹿、叶尔羌马鹿。分布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及孔雀河流域。栖息地环境类型为胡杨林、柽柳灌丛、芦苇草甸、农田林带等。该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几乎全年无雨,夏季气温高达40℃,地表温度超过60℃。塔里木马鹿体型最小,头清秀,眼大耳尖,颈部略短,肩峰明显,喜昂头伫立。夏毛灰青色,冬毛灰黄色,背线深灰褐色,臀部丰圆,臀斑明显,呈M型。鹿茸主干粗圆而短,茸头肥大饱满,多为双门桩、短而细,茸毛密长灰白色。妊娠期240天左右。每胎1仔,少有2仔。繁殖力强,但引至外省区,适应性、抗病性较差。
别名寿鹿、西藏本鹿。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的朗县、米林、墨脱交界处。
别名山西大赤鹿、祁连鹿。分布于祁连山、四川西部甘孜、阿坝、雅安、芦山、天全、宝兴等林区及西藏东部;有的学者认为分布于四川和西藏接壤处的马鹿,属于C.elaphus macnerlli Lydekker,1909亚种,栖息地海拔3500~5000米。
别名西蒙马鹿、南蒙马鹿。分布于宁夏贺兰山林区。
马鹿在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已大量驯养,头数仅少于梅花鹿,在中国养鹿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新疆马鹿资源丰富,鹿茸优质高产,对改良和提高低产的东北马鹿已起到重要作用。马鹿茸亦属名贵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鹿尾、鹿鞭、鹿心等副产品均可入药,鹿肉可食,鹿皮可制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