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桑蚕感觉

桑蚕受神经分布的各种感觉器官(反应器)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桑蚕的神经分为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和交感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由神经节和神经索组成,除脑在消化管背面外,其余均纵贯在体腔腹面中线近体壁处。幼虫中枢神经有13对神经节,其中头部2对、胸部3对、腹部8对。

桑蚕受神经分布的各种感觉器官(反应器)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桑蚕的神经分为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和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由神经节和神经索组成,除脑在消化管背面外,其余均纵贯在体腔腹面中线近体壁处。幼虫中枢神经有13对神经节,其中头部2对、胸部3对、腹部8对。成虫中枢神经在头部和胸部的神经节与幼虫相似,其特点是,第1对神经节即脑特别发达,咽侧神经索缩短,因而第2对神经节距离很近,中间仅有一小孔通过食道和背血管。成虫胸部第1神经节接近第2神经节,而第2、第3神经节又相互紧密结合成瓢形(图1)。

图1 幼虫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

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向蚕体周缘各器官组织的神经,包括由神经节到反应器的传出神经和由感受器到中枢的传入神经。

幼虫外周神经 幼虫头部外周神经由脑的两侧各分出4条神经。其中除位于内侧的1对伸向脑的前方与额神经节相连的额神经外,其余3对分别伸向上唇、触角和单眼,相应称为上唇神经、触角神经和视觉神经。咽下神经节的前端左右各分出3条神经,分别分布于下腭、上腭和下唇;在咽下神经节后端两侧各分出1条神经,向后延伸至第1胸节,分布在背血管的两侧。胸腹部的外周神经,除最后神经节外,各神经节的前后两端各向左右伸出两条神经,分布在背肌和体壁及腹肌的内层;后端分出的神经分布到腹肌的外层及跗肢。最后神经节是复合神经节,后部从两侧发出3对神经。

成虫外周神经

成虫由脑分出的3对外周神经,分别分布至复眼、触角和上唇。从第2神经节向前发出的3对神经,分布到口器的上腭、下腭和下唇。胸部各神经节的前后两端各发出1对神经,分别分布到各自环节的足和翅。腹部第1神经节与胸部第3神经节之间的神经索,发出2对神经,分布在腹部第1、2环节中。从腹部第1、2、3神经节各发出2对神经,分布在各环节的背肌和腹肌上。腹部第4神经节发出的神经分布在腹部第6及以后环节的肌肉和生殖器上(图2)。

图2 成虫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

幼虫头部交感神经有由额神经节向前发出一条小神经及其分枝称前额神经,分布在咽喉背壁和口腔背面;向后分出一条较粗的神经叫回神经,通过脑的下面沿食道背后伸,并在食道附近分成2条:一条分布于食道及中肠前部;另一条分布到背血管上。回神经对咽喉的收缩有支配作用。由脑的两侧后缘处各发出一条神经,随即分成两条,沿咽喉侧壁后行连接于星形的心侧体,称咽喉交感神经。从心侧体内侧所发出的神经分布到背血管和咽喉,外侧的神经分布到上腭收肌上,其中一个分支和咽下神经节相连接;又从心侧体后缘分出的1条神经,绕过咽侧体的周壁分布到涎腺和食道。胸腹部交感神经是由胸腹部各神经节的后部伸出1条神经,沿神经索向后方纵走,到次一个神经节前方,分向左右成水平分枝,通过腹纵肌分布到气门开闭装置上,并和次一个神经节前端分出的神经相连,最后进入背纵肌。前一节交感神经和次一个神经节间有和气管相互交叉成网状的神经,叫交感神经网。从胸部神经节到腹部第7神经节间都有交感神经网,共计10对。成虫交感神经,也有由额神经节向前和向后发出的前额神经和回神经,和由脑后缘发出的咽侧交感神经,并通过心侧体分布到咽侧体及涎腺。成虫胸腹部的交感神经与幼虫相似。由胸腹部各神经节的后端发出的神经,沿神经索后行到次个神经节的前方左右分枝,分布到各气门开闭装置的肌肉上,但成虫不具有交感神经网,仅在神经索的两侧发出多数神经,形成三角形,顶端分别附着在环节境界处的纵肌上方,底边在神经索上。

桑蚕神经的组织构造:

神经节

呈5角形或6角形,由左右两个合并成对,前后端各以两根神经索与邻近的神经节相串连,构成腹神经索。每个神经节由很多神经细胞及其纤维突所构成,主要为运动神经原的细胞体及其轴突和侧枝,感觉神经原的轴突及其端丛,联络神经原的细胞体及其轴突、侧枝和端丛。细胞体大都位于神经节的周缘,神经节的中央充满神经纤维,形成神经节的髓质部,神经节的表面包有神经鞘,在其外层为非细胞组织,称神经外膜,内层为细胞层,称神经束膜。神经鞘的内方为周皮层,主要分布有神经原的细胞体。

神经

发源于神经节的髓质,由神经纤维集合而成,外周包有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所构成的神经鞘,在神经鞘内的神经中心部分,统称轴索,轴索内单独的神经纤维,以神经胶细胞联系成一束。每一根神经纤维表面围一薄的轴膜,其内为轴浆,轴浆中含有线粒体。外周神经达到各组织、器官的终点,称神经终末。

蚕的感觉器官:

蚕的视觉器官

是感受光波刺激的器官,包括单眼和复眼。蚕的幼虫只具单眼,成虫才有复眼。单眼和复眼的基本构造相似,均由折光器和感光器组成。折光器包括角膜和晶体,有透光和聚光的作用;感光器由网膜细胞组成。蚕蛾的复眼由六角形小眼排列成蜂窝状,一个复眼由3,000多个小眼集合而成,小眼的构造和幼虫的单眼十分相似。幼虫单眼和成虫复眼的视觉焦距极短,对物体远近和光线折射的调节能力极差,只能近视1.4厘米的范围。通过蚕的视觉器官,对光源有不同的反应,幼虫对黄绿色光线趋性最强,其次是橙色、绿色、青色等,而以蚁蚕和熟蚕为最显著。各龄幼虫对照度在100勒克斯以下时表现正趋光性,以15勒克斯的低照度趋性较强,熟蚕更为显著。在同一龄期中以起蚕的趋光性最强,盛食期和催眠期较弱。

蚕的嗅觉器官

是对气态物质刺激的反应器官,主要是一种钟形感器,其形态与刚毛基部相似,在幼虫头壳、头部附器及体部和附肢上都有嗅孔分布,因而蚕的嗅觉很灵敏。

蚕的味觉器官

是感受液态物质刺激的器官,有锥形感器和栓锥感器。主要分布在口器上。桑蚕下腭瘤状体上有两个有节的小突起,能感知食物的甜和苦、盐和水。上唇内面的3对突起也是味觉器官。

蚕的触觉器官

亦叫机械感受器,主要是感受外界固体物的刺激,并能感知温度、气流、气压等。这种感器遍布整个蚕的体表,尤其触角和口器上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