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制丝工艺要求,对原料茧进行选别分类的工艺过程。根据茧质分清上茧、次茧(不能缫制高级生丝)和下茧(不能缫丝),做到既提高茧的质量,又充分利用原料,按照国家需要的生丝品位要求,进行选茧。选茧一般分粗选和精选2种方法,粗选仅在光茧中剔除下茧,其余都为供缫丝的上茧。精选是在粗选的基础上,在上茧中再选除次茧。选茧是采用目测进行的。选茧设备有板选和传送带机选2种。
根据制丝工艺要求,对原料茧进行选别分类的工艺过程。根据茧质分清上茧、次茧(不能缫制高级生丝)和下茧(不能缫丝),做到既提高茧的质量,又充分利用原料,按照国家需要的生丝品位要求,进行选茧。
选茧一般分粗选和精选2种方法,粗选仅在光茧中剔除下茧,其余都为供缫丝的上茧。精选是在粗选的基础上,在上茧中再选除次茧。选茧是采用目测进行的。
选茧设备有板选和传送带机选2种。板选效率低,生产上多采用传送带机选,主要指选茧过程中的上、下茧分别进行输送及装袋等均由机械完成,而蚕茧分类仍由人工进行。
各种次下茧
选茧分类标准大致分为2类:
主要根据茧形是否整齐,茧层厚薄均匀程度、茧色是否洁白、表面有否疵点等分为3级:
茧形整齐(茧幅整齐率在80%以上),茧层厚而均匀,茧色基本一致,表面无疵点,可缫制高级生丝。
茧形较整齐(茧幅整齐率在70%以下),茧层尚厚,且厚薄较匀,茧色尚一致,有轻微疵点,可缫制一般等级生丝。
茧形不整齐(茧幅整齐率在60%以下),茧层厚薄较不匀,轻微疵点较多;茧色略次,在不影响丝色的前提下可缫制次级生丝。
由两条以上的蚕同结一个茧。一般茧形特大、茧层特厚。
茧层被蚕尿污染而有黄褐色的斑渍所造成。它有尿黄、靠黄、老黄、硬块黄夹黄之分。尿黄就是尿液中带有消化液而渗入茧层1/2以上或面积超过0.5平方厘米,茧层松浮发软。靠黄是病(蚕)蛹腐烂污染茧层,污斑深入茧层1/2以上。老黄,茧层紧缩、黄色斑块深浓总面积超过茧体表面积1/3。硬块黄,茧层有黄色硬块胶结。夹黄,黄色深入茧层1/3以上。
在茧层表面留有蔟草痕迹,柴印形状不同又可分线条柴印、平板柴印及钉点柴印。线条柴印包括单条柴印(竖柴印的印痕深入茧层1/2以上,横斜柴印的印痕深入茧层1/3以上)和多条柴印(两条或两条以上印痕,其中一条深入茧层1/3以上,或印痕虽未超过1/3,但茧形已严重变形)平板柴印,茧层平板无缩皱,总面积超过0.5平方厘米。钉点柴印,一点深入茧层1/3以上;或虽未超过1/2,但有二点及二点以上。
是病蚕或病蛹在茧内腐烂,其污液渗及茧层所致。如污渍印出严重面积超过0.5平方厘米为烂茧,如污渍两头印出;腰部印出或单头印出明显可见为印头茧。
茧层极薄,茧层重量不到同样号平均茧层重量的1/3。
软绵茧,蚕吐丝结茧中,遇到高温干燥,茧丝间胶着力弱小,茧层松浮,缩皱模糊,手触软绵感。
茧形特畸多角或严重的尖头茧。
茧油污的总面积超过0.2平方厘米,或油污较淡但总面积超过0.5平方厘米。
蚕茧被多化性蝇蛆钻出茧层呈一小孔,或被蚕茧害虫咬穿。
茧层头部薄,光线反射暗淡。
茧层一侧压瘪或沾有污物或蛹油;或二侧压瘪。
茧层表面霉变,总面积超过0.5平方厘米。
粒茧重量不到同样号平均粒茧重量1/3。
以上13项茧均为下茧标准,凡有疵点但程度不到下茧标准的茧,均作为次茧。
在选茧中有时为了立缫在定粒条件下,遇到生丝纤度在规定范围稍靠粗时可适当筛去少量大型茧,反之如稍靠细时可适当筛去少量小型茧,使其符合生丝目的纤度要求。分型时一般采用筛茧机,有滚筒式和平面式2种,筛茧隔距范围,根据茧型大小可分为16、18、20毫米等数种,当筛笼旋转或往返运转时,可分别筛出小型茧或大型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