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坏损外担菌侵染茶树幼嫩叶、茎的一种真菌病害。1855年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最早发现茶饼病,1866年英国皮尔(S.E.Peal)记载了此病,之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相继发现。中国1903年安徽省已有记载。40年代末,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对茶饼病的病原物生物学,流行和预测,以及防治进行了详细研究。
由坏损外担菌侵染茶树幼嫩叶、茎的一种真菌病害。1855年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最早发现茶饼病,1866年英国皮尔(S.E.Peal)记载了此病,之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相继发现。中国1903年安徽省已有记载。40年代末,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对茶饼病的病原物生物学,流行和预测,以及防治进行了详细研究。中国广东、四川、云南等地茶叶研究机构对茶饼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也进行了研究。
茶饼病分布在南纬8°(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至北纬35°(日本静冈县);东经75°(印度尼尔吉里山)至138°(日本静冈县)的区域内。亚洲各产茶国和意大利均有发生。中国除江北茶区外,均有发生;一般局限于高山茶园,西南和中南茶区发生较重。流行年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可减产43%~50%;中国海南省病梢率在40%~50%,严重的高达90%,直接影响产量,病芽梢制茶,味苦易碎,茶叶品质明显下降。
茶树受害后,嫩叶上病斑淡黄或稍呈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小型、水渍状,后渐扩大至0.6~1.2厘米,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和暗绿色带。病斑正面凹陷,背面突起成疱斑,上面复有一层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疱斑呈淡褐色枯斑,边缘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每张叶片上可形成多个疱斑,中脉或边缘部罹病,叶片扭曲畸形(见图)。嫩茎上疱斑稍长形,灰色,与叶片上相似,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茶果受害变成僵果脱落。
病原物为坏损外担菌属担子菌,外担菌目。1895年马西(G.W.Massee)确定其病原物为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无性态在自然界尚未发现。病斑突起部分的粉末即病菌的子实层,生于叶片下表皮,成熟后,菌丝体顶部生担子,担子棍棒状,大小30~50×3~6(微米),顶生2~4个小梗,长3~4.5微米,每个小梗上顶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肾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9~16×3.5~6(微米),后形成双胞担孢子,大小14~17×3.5~5.6(微米)。茶饼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印度发现该病菌有2个生理小种。担孢子寿命短,对短光波高度敏感,紫外光照射45分钟,可致死。相对湿度大于90%,或有水膜,温度在25℃以下,最适于孢子萌芽。致死温度为35℃以上。
茶园有充足菌源,日照、湿度和温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日照为主要因子。发病期早晨连续日照少于4小时,适宜于发病,日照大于4小时,则抑止发病;叶片保持11小时湿润,发病重,低于此值,发病轻,连续10~14天内,5天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3%,病害流行;平均温度15~20℃为发病适温,31℃以上,停止发病。中国茶区一般3月至4月,9月至10月为发病盛期。高海拔茶园多雾露,湿度大,晴天少,病害易流行。偏施氮肥促使茶梢生长旺盛,组织幼嫩,且使茶园遮阴过度和杂草丛生,因而发病较重。
茶饼病症状和病原物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印度文卡塔(Ram C.S.Venkata C.S.)研究不同抗性品种镍素含量不同,抗病品系叶片中镍素含量在14~25毫克/千克,而感病品系在6~10毫克/千克。不同地区抗病性表现不稳定。海南省抗病品种有祁门1号、云南群体种、广西凌乐白毫等。
病菌以菌丝体在活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条件适宜时,病疱上形成大量担孢子进行初次侵染。海南、广东和云南等地冬季温暖,无越冬现象,但盛夏期高温和强日照,病菌在阴湿茶园或茶树上越夏。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在嫩叶茎上,在有水膜或高湿条件下,5~6小时后萌芽,侵染叶片,在细胞间隙蔓延。病害潜育期1~11天,孢子形成期2~18天。担孢子成熟后,进行再侵染。
化学防治是主要防治措施。发病初期,连续5天中3天上午的平均日照数等于或小于3小时,或5天日降雨量在2.5~5毫米以上时,应立即喷药。印度和斯里兰卡确定当芽梢罹病率达30%~35%时,选用15%三唑酮(粉锈宁)或20%萎锈灵液喷洒。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使用75%十三吗啉液,或50%比锈灵液,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十三吗啉和比锈灵的持效期分别为17天和21天,并可兼治茶叶害螨。也可用多抗霉素100单位或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砍伐遮阴时,选择修剪时期,勤除杂草,增施钾肥,也可减轻发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