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雪松

de-odara,别名喜马拉雅雪松、香柏、喜马拉雅杉。松科雪松属常绿针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4。起源及栽培历史 5000万年前的第三纪,雪松普遍分布于欧亚大陆,第四纪冰川时期,将其压缩到西喜马拉雅山、黎巴嫩山、小亚细亚托鲁斯山、塞浦路斯山和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至上新世,由于地层沉降、隔离,逐渐形成了雪松属植物的现代近缘种。

Cedrus de-odara,别名喜马拉雅雪松、香柏、喜马拉雅杉。松科雪松属常绿针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4。

起源及栽培历史 5000万年前的第三纪,雪松普遍分布于欧亚大陆,第四纪冰川时期,将其压缩到西喜马拉雅山、黎巴嫩山、小亚细亚托鲁斯山、塞浦路斯山和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至上新世,由于地层沉降、隔离,逐渐形成了雪松属植物的现代近缘种。本种记载于公元1814年,引种栽培是从19世纪开始的,1822年引入西欧后,又引到美国,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暖温带的一些国家引种栽培成功。中国20世纪初开始引种栽培,1912~1914年间,中国青岛、南京引入种子进行育苗,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引入栽培,4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常见的园林观赏树种。

形态特征

高达50m,胸径达3m,树冠塔形。主干挺拔耸立,树皮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侧枝平展,小枝细柔下垂,有长、短枝之分,幼枝淡黄色;叶在长枝上辐射伸展,在短枝上簇生,叶色淡绿至深绿,长2.5~5cm;雌雄同株或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长2~3cm,雌球花卵圆形,长约8mm,花期10~11月,雄花先于雌花7天开放;球果卵圆形或椭圆形,翌年10月成熟时红褐色,长7~12cm。种子近三角形,种翅宽大,连同种子长2.2~3.7cm,种子千粒重125g。

雪松

栽培品种约27个,其中主要有:‘银梢’雪松(cv.Albospica),小枝梢呈绿白色;‘银叶’雪松(cv.Argen-tea),叶较长,银灰蓝色;‘金叶’雪松(cv.Aurea),春季针叶金黄色,入秋变黄绿色,冬季变粉绿黄色;‘密丛’雪松(cv.Compacta),树冠呈紧密塔形,小枝下垂;‘赫瑟’雪松(cv.Hesse),极矮,高仅40cm,株型紧密;‘垂枝’雪松(cv.Pendula),大枝散展、下垂;‘轮枝粉叶’雪松(cv.Verticillata Glauca),树冠窄,枝轮生,叶粉绿色。

产地与习性

原产喜马拉雅山的西部,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和阿富汗境内海拔1300~3300m的山地,在1600~2600m处生长最好,能形成纯林或与乔松等混交,原产地全年降水在1160~1890mm之间,多集中夏季,冬季雪期3~5个月,相对湿度可达95%,极端最高气温为27~38℃,极端最低气温-4~-12℃;在高湿下,雪松能耐-25℃的短期低温。阳性树种,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浅根性,积水的凹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中性土、微碱性土、瘠薄土上虽能生长,但长势不佳。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反应敏感,可作为环境监测树种。

繁殖栽培

主要以播种和扦插法繁殖。在低温干燥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3~5年,新鲜种子无休眠期。成年树结种能力低,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结种能力。扦插繁殖的插穗应采自10年生以下幼树。

园林应用

雪松树姿优美、挺技、苍翠、秀丽潇洒,为公认的世界著名园林风景树种。可在广场、公园、绿地、建筑物、殿堂、陵园广为栽植,孤植、群植、对植、列植都能形成壮观而又优美的效果。

同属栽培观赏树种有黎巴嫩雪松(C.libani),分布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山和小亚细亚托鲁斯山;北非雪松(C.atlantica),分布于北非的阿特拉斯山和里费尔山;短叶雪松(C.brevifolia),分布于地中海塞浦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