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为暗色土层,下部有砂姜层的半水成土壤。曾称砂姜土,潜育褐土和青黑土。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1988)列为半水成土土纲、砂姜黑土土类;《中国土类系统分类》(1991)列为潮湿土土纲,正常潮湿土亚纲,砂姜黑土土类。它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多数相当于变性土(Vertisols)。
上部为暗色土层,下部有砂姜层的半水成土壤。曾称砂姜土,潜育褐土和青黑土。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1988)列为半水成土土纲、砂姜黑土土类;《中国土类系统分类》(1991)列为潮湿土土纲,正常潮湿土亚纲,砂姜黑土土类。它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多数相当于变性土(Vertisols)。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南的淮北低平原,山东的胶莱平原、沂沭河平原,江苏的徐淮平原,河南南阳盆地分布也多。在天津、河北的唐山、玉田、丰润、丰南、安徽的寿县、长丰、凤阳,湖北的枣阳、光化等县也都有零星分布,总面积约400万公顷。
地形常为平原,地势高差几乎难为肉眼所觉察。成土母质多为河湖相沉积物,沉积层理不明显,地下水埋藏深度在1~2米之间,有时接近地表,甚至有短期积水现象。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成分为型,或型,年平均气温14~15℃,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0.7~1.3℃;最热的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7.5~28.3℃;年平均降水量750~900毫米,60%~70%降水集中降落于6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春季和秋季少雨,冬季最少,一年中干湿季节交替明显。过去自然植被为湿生草本植物,现在都开垦为耕地,人类耕作活动对于砂姜黑土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砂姜黑土的形成经历了草甸潜育化,脱潜育化和旱耕熟化三个阶段。
在3000~7000年前尚处在地形低平、排水不良的条件下,土壤受草甸植物生物积累作用影响,表层形成了暗色土层(黑土层),下部受积水还原作用影响,形成了蓝灰色潜育层的草甸潜育土。
在草甸潜育土基础上,经过数千年的耕作活动,改善排水条件和降低地下水位,使潜育层在氧化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黄色斑块,从而发生脱潜育化。
在脱潜育化的同时,黑土层在耕作影响下分化为耕作层、犁底层和残留黑土层。耕作层颜色变淡,犁底层的容重加大,残留黑土层保留了原来的状况,颜色偏黑,棱柱状结构发达。
脱潜层常含砂姜(姜状的石灰结核),其形态可分为面砂姜(未硬化的砂姜)、刚砂姜(已硬化的砂姜)和砂姜磐。面砂姜一般在70厘米深处出现,刚砂姜在1米左右出现,砂姜磐在3米左右出现,并非所有的砂姜黑土都有面砂姜和砂姜磐,而刚砂姜则普遍存在(见彩图88)。砂姜的形成是与地下水中丰富的重碳酸钙有关。在干湿季节交替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在土壤中反复升降过程中,重碳酸钙经过脱水固化而形成砂姜。砂姜的年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面砂姜(雏形钙质结核)形成于0.2万~0.62万年前,刚砂姜(钙质结核)形成于0.36万~2.79万年前,砂姜磐(钙质硬磐)形成于1.6万~4万年(甚至大于4万年)前;黑土层的年龄为0.32万~0.7万年,它与面砂姜和少数刚砂姜的年龄相近,说明大多数砂姜并非土壤形成的产物,而是地质过程的产物。靠近黄泛平原的砂姜黑土常覆盖一层黄泛物质,其年龄仅0.17万~0.18万年。
砂姜黑土剖面示意图
①黑土层的颜色较暗,但有机质含量并不高,约10~15克/千克,很少超过20克/千克。腐殖质组成以胡敏素为主,HA/FA值在1.0左右。胡敏酸光密度较大,A4/A6比值较小,在4.0~4.5间。胡敏酸芳化度较大,活性腐殖质含量低,胡敏素多是砂姜黑土颜色较暗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土层深厚,质地粘重。多为重壤土至轻粘土,粘粒含量常在30%以上,尤以残留黑土层为高,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其次为水云母,粘粒的硅铝铁率和硅铝率均大,分别为2.7~3.0和3.6~3.9,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约20~30厘摩(+)/千克。③砂姜黑土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有粘重的耕作层,在冬季经过冰冻之后,形成一种棱角明显的非水稳性碎屑状结构;心土层(包括残留黑土层)具有灰色胶膜的棱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面上可见变性土重要特征之一的“滑擦面”;胀缩系数大,在干旱季节易开裂成大裂缝,深度可达50厘米,故漏水严重。④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7.2~8.3)由上层向下而增高,上部游离CaCO3的含量低,约10克/千克;下部无面砂姜的含量低,有面砂姜的则常在50克/千克以上(见表)。
砂姜黑土的性质(安徽蒙城县)
砂姜黑土因附加成土过程不同而分为四个亚类。
具有上述砂姜黑土的典型属性。
地下水为Ca2+型,矿化度较高(3~5克/升)。旱季地面返盐,以NaCl为主,Na2SO4次之。不含Na2CO3,呈中性反应,分布于江苏和山东滨海平原内侧的交接洼地,其形成与海水浸渍有关。
具有碱化表土层,以下各层同普通砂姜黑土,地面灰白色,表土质地轻,粗粉粒含量达60%~70%,强碱性反应(pH9~10),俗称白碱土。地下水为型,矿化度0.7~1.5克/升。表层盐分可达2~4克/千克,向下各层多小于1.5克/千克。但盐分组成中有Na2CO3和NaHCO3,碱化表土层交换性钠约含2~5厘摩(+)/千克,碱化度常大于40%,无柱状结构,土壤盐基交换量较小。它零星散布于淮北平原颖河以东和山东高密一带,面积较小。
全剖面强石灰性,表层游离CaCO3的含量高达60~160克/千克,心土层和底土层可达150~250克/千克,分布于山东胶莱平原以西,小清河以南及运河以东的交接洼地平原,其形成与黄土母质和石灰岩区的地下水质有关。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