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某种或某些土壤特性作为指标,从数量和质量上评价土壤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并据此将土壤的肥力水平相对地划分成若干等级。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改良培肥土壤和充分发挥土壤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它也是土地资源评价和国土整治的基础。土壤肥力分级应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此,选用的土壤特性应能真实地反映肥力的重要特征、相对稳定和易于准确测定;指标应尽可能地数量化。
选用某种或某些土壤特性作为指标,从数量和质量上评价土壤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并据此将土壤的肥力水平相对地划分成若干等级。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改良培肥土壤和充分发挥土壤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它也是土地资源评价和国土整治的基础。土壤肥力分级应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此,选用的土壤特性应能真实地反映肥力的重要特征、相对稳定和易于准确测定;指标应尽可能地数量化。另外,不同植物对肥力因素的要求不尽相同,同一肥力因素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反映出的肥力特征也有差别,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肥力分级指标。这就使土壤肥力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级方法,有的,是选用某种土壤特性,如全量和有效量养分与水分、腐殖物质及其组分的含量、质地组成、结构状况、耕层厚度与有效土层厚度、可溶性盐含量、碱化度、地下水位深度等作为单项指标来进行分级,这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愈来愈多的,是选用多种土壤特性分别作为单项指标,再通过试验比较与数学分析,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多个单项指标并按不同方法,综合评定土壤肥力的相对等级。对于后者,采用得较多的方法有评分法、分等法和字母组合法。评分法亦称数值法或参数法,是将筛选出的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值相加或相乘,或二者兼用,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后,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级;分等法亦称归类法,是将多种土壤特性的质和量组合排列成土壤肥力的若干等级;字母组合法则是用不同字母代表土壤的不同特性,并用字母的不同组合来表征土壤的肥力特征、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管理改良措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