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可被吸收、分解、转化和迁移,这种功能对环境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必须全面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土壤环境管理、规划、区划和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内容与方法①评价类别。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有单一污染物的单因子评价和多种污染的多因子评价;污染物的种类不同,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也不同。
按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定。是环境质量评价内容之一。
土壤质量评价已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就把土壤划分为五类。但是过去土壤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评定土壤的肥力和生产性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土壤中农药的残留累积,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到70年代进入定量评价的阶段。
土壤和大气、水、生物等一样也是环境要素之一,它们之间经常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时,由于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又是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栖息地,并有固、液、气三相共存,所以土壤和环境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它可引起水体、生物和大气等环境要素的污染。土壤一经污染,一方面危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被作物吸收的污染物可随食品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另一方面土壤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可被吸收、分解、转化和迁移,这种功能对环境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必须全面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土壤环境管理、规划、区划和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①评价类别。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有单一污染物的单因子评价和多种污染的多因子评价;污染物的种类不同,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也可按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分为有机物污染评价,重金属污染评价、生物污染评价和放射性污染评价等;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评价。为了解不同时期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可进行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②项目确定。根据评价的目的、对象、区域环境条件、污染源和污染状况,确定调查项目。首先应选择那些与土壤环境质量有重大关系的参数。③布点。布点确定调查项目后,一般采用布点监测、取样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可根据地区的大小选用适当的比例尺,以提高调查数值的精确度。比较精确的方法是按方格法进行布点取样。由于方格法工作量较大,也可采用随机布点的方法进行调查取样。④收集资料。首先要调查收集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母质、气候等成土因素和土地利用状况;其次要调查收集土壤环境背景值资料。土壤背景值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计算土壤污染物积累、推测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依据。调查污染土壤的污染源及污染物,应是选择土壤质量评价项目的重要依据。一般选择的评价项目如下: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如汞、镉、铅、锌、铜、铬、镍、砷、硒、氟、氰等;有机毒物,如酚石油、苯并芘、DDT、六六六、三氯乙醛,多氯联苯等。还有酸度、全氮、全磷、有机质、质地、氧化还原电位、交换量等附加参数,但不一定参加评价。⑤评价标准。一般选用环境质量标准或卫生标准。由于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物可直接进入人体危害健康,而土壤污染物是先直接危害作物生长发育,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所以制定土壤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难度较大。通常以土壤中某种污染物的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并将其转换成一个可比的单位为衡量尺度,一般采用土壤污染指数。单个污染物污染指数的模式为Pi=Ci/Si。式中Pi为污染指数,或称分指数;Ci为污染物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综合污染指数的模式,以单个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相加,或相加后再求均方根的方法而得。即: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式中P为综合污染指数,n为污染物的种类数。亦可用模糊数学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单个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进行综合,效果较好。⑥制图。绘制土壤环境质量图,要对求出的污染指数进行分级。分级一般是先定出开始污染和严重污染的两端值,然后将两者之间的数值根据需要分为若干等级。开始污染的起始值一般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示,或以作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超过卫生标准时的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来表示,亦可以作物减产到一定程度时土壤中的污染物的含量作为依据。土壤质量图的编制,在野外调查、监测取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理统计,算出污染指数,并划分出污染等级后,就可以编制土壤环境质量图。如果布点取样是用方格法进行的,可直接将污染指数填入方格中,再按等级划分,绘制土壤环境质量图。如果是以随机布点的方式进行的,除了各点的污染指数绘出分级点位图外,也可先划出污染指数的等值线图或用内插法求得空格内的污染指数,再绘制土壤环境质量图。土壤质量图有多种类型,一般有单项土壤环境质量图和综合土壤环境质量图。若有特殊要求也可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编制生物、物理、化学等不同性质的土壤质量图,以及综合的土壤质量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