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盐土

表土层(0~30厘米)中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其全盐量达≥6~20克/千克已形成明显积盐层的土壤。各种可溶性盐对植物毒害程度不一,不同盐类组成的各种盐土含盐量下限也不尽相同。氯化物盐土含盐量下限一般为6克/千克;氯化物—硫酸盐和硫酸盐—氯化物盐土为10克/千克;含较多石膏的硫酸盐盐土为20克/千克;表层含苏打0.5厘摩/千克土以上而其全盐量下限为5克/千克者,属苏打盐土。

表土层(0~30厘米)中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其全盐量达≥6~20克/千克已形成明显积盐层的土壤。各种可溶性盐对植物毒害程度不一,不同盐类组成的各种盐土含盐量下限也不尽相同。氯化物盐土含盐量下限一般为6克/千克;氯化物—硫酸盐和硫酸盐—氯化物盐土为10克/千克;含较多石膏的硫酸盐盐土为20克/千克;表层含苏打0.5厘摩/千克土以上而其全盐量下限为5克/千克者,属苏打盐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1988)与国际土壤学会制定的分类系统中都将盐土划为一个独立的土类。

盐土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泛,涉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约10亿公顷。在中国,盐土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线以北广阔的半干旱、干旱和漠境地区,江浙、闽、粤、桂、海南和台湾诸省区的滨海地带及众多海岛的沿岸也有零星分布。

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

盐土是在气候、地质、地形、水文和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人类经济活动的不良影响,使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恶化,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气候干旱,年平均蒸发量大于年平均降水量;地势低平导致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滞缓;各种冲积平原和洪积—冲积平原(包括洪积扇缘)、内陆封闭和半封闭的各种盆地以及包括河流三角洲在内的滨海平原等,由于自然出流条件差,多成为水盐汇聚区;在地面蒸发强烈和地下水位高的条件下,土体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随土壤毛管上升水的蒸发而向表土层聚积,形成各种现代盐土。因其积盐过程现在仍持续进行,故又称活性盐土。滨海盐土土体和地下水中的盐分主要来自海水,在成土过程发生之前的盐渍淤泥阶段,土体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就已进行重新分配而向地表累积,此阶段属地质积盐过程,当地面开始出现高等植物群落生长时,积盐过程就自然成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主导部分。在漠境和半漠境地区,春夏季节的高山融雪水和暴雨通过含盐岩层时,溶解其中盐分而成为含盐多的地面径流(包括山洪径流及常流山洪沟水和涌泉),即使在地下水埋藏很深而不参与现代土壤形成过程的情况下,也可导致山前洪积扇形地上部和洪积倾斜平原的土壤盐渍化,而形成洪积盐土。分布在漠境和半漠境地区一些古老洪积—冲积平原、湖盆高起部位及老河成、湖成阶地上的,甚至部分隆起的土质低丘上的残余盐土(因其干燥的深厚土层而有称之为干盐土者),系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盐土,嗣后,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切等原因,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改变了原有导致土壤积盐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已不再参与现代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积盐过程基本停止,但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残留于土体中的大量盐分难被淋走,仅在不厚的上层土壤中稍现重新分配,致使残余盐土最大积盐层一般不在表土层,而是处于亚表层或心土层。人类经济活动不良的影响而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大多是在发展大规模引水自流灌溉时,由于灌排水利工程不配套及灌排技术措施不当,引起灌区地下水位上升,使盐分向地表累积所致;部分是由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缺少淡水资源情况下,利用较高矿化地面水和地下水灌溉,即使地下水位较深而不参与土壤积盐过程,但因灌溉水携来的可溶性盐类在表土层中累积,而逐渐使其演变成盐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遇有心土、底土中存在积盐层的土壤(底层盐化),在灌溉基本未改变原有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下,由于灌溉下渗水流溶解心土、底土中积盐层的可溶性盐分,随后由土壤毛管上升水携带向地表累积,而使原非盐化的表土发生了次生盐渍化;含盐的工矿弃碴废水处理不当,也会污染局部的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

基本性状

①盐土的可溶性盐以中性盐占优势(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和硫酸盐),除钠质和镁质碱化盐土的pH值可达9左右外,一般多介于pH 7.5~8.5之间。②除盐生植被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外,一般植物难以在盐土上生长,光裸斑状地块颇多。土壤积盐强度(表现为土壤含盐量、积盐层厚度、盐晶析出状态—盐霜、盐结皮、盐晶和盐结壳等)随气候干燥度(主要是蒸降б)增大而增强,气候愈干旱,积盐强度愈大(见表),且含石灰、石膏和硫酸盐类愈普遍。③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按其各自的饱和溶解度,顺沿各种地形的地势坡降和地下径流流向而迁移和累积,由高处到低处,由径流源头到汇集区,大致依:CaCO3、MgCO3→CaSO4→NaSO4、Na2CO3、MgSO4→NaCl、CaCl2、MgCl2的顺序,形成盐类地球化学分异规律和不同盐类组成类型的各种盐土(土属)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并据此可从各种可溶性盐类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状况,判断出土壤处于积盐状态抑或脱盐状态。④若氯化物盐类主要为NaCl、CaCl2和MgCl2时,吸湿性强,形成的氯化物盐土,地表板平、潮湿、显油腻色泽,有白色盐霜,习称潮湿盐土,中国农民常称“卤碱”、“黑油碱”和“万年湿”等(见照片1,2)。若盐土中的硫酸钠盐为芒硝(Na2SO4·10H2O),失水后成为白色粉末状,体积缩小,致使积盐层蓬松,存留大量孔隙,习称蓬松盐土和结壳蓬松盐土,中国农民视其蓬松层厚薄而称为“白不咸”、“面碱”和“扑腾碱”等(见照片3)。⑤可溶性盐类,尤其是氯化物盐类有降低冰点的作用,故盐土的地温较低,积累盐分增高了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植物根系自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困难,造成生理干旱而衰亡。另外,各种盐类离子和碱溶液对植物根系的毒害和腐蚀也使植物吸收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终至死亡,障碍了土壤自然肥力的发挥。

土壤积盐强度与气候的关系

主要亚类

按盐土所处自然条件、主要成土过程和附加成土过程以及土壤性状等,可将盐土分为:滨海盐土、草甸盐土、潮盐土、沼泽盐土、典型盐土(普通盐土)、洪积盐土、碱化盐土和残余盐土(亦称干盐土)等8个亚类(见盐土分类)。

改良利用

盐土的改良利用必须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水利工程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通过灌溉排水或种植水稻,淋洗土壤盐分,调控地下水位,并结合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料或种植翻压绿肥和播种饲料作物,合理轮作,间套种等农业生物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各项水资源,实行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就可逐渐达到改良利用盐土的目的(见盐渍土改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