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柿果脱涩

将柿果中可溶性单宁物质转化为不溶性的技术。涩柿脱涩,才能食用。涩柿的涩味来自单宁。1962年伊藤等证明是无色花翠苷的一种,命名为柿子素(diospyrin),见结构式: 柿果脱涩 原理柿子素存在于柿的果肉中,分散在特殊的单宁细胞内(图1),呈水溶性,在口嚼时,细胞破裂而流出,与口中粘膜的蛋白质结合变成有收敛感的涩味。

将柿果中可溶性单宁物质转化为不溶性的技术。涩柿脱涩,才能食用。涩柿的涩味来自单宁。1962年伊藤等证明是无色花翠苷的一种,命名为柿子素(diospyrin),见结构式:

柿果脱涩

原理

柿子素存在于柿的果肉中,分散在特殊的单宁细胞内(图1),呈水溶性,在口嚼时,细胞破裂而流出,与口中粘膜的蛋白质结合变成有收敛感的涩味。柿在成熟过程中,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乙醛可与单宁物质结合,使之凝固成为不溶性的树脂状物质,从而脱涩。或破坏细胞结构,使果汁内的单宁与原生质接触而形成不溶性化合物而脱涩。

图1 柿果肉内的单宁细胞

脱涩方法

温水法

采收后,将涩柿浸在温水中,使柿果处于无氧呼吸的环境。9月中旬采的大磨盘柿,绿色,涩味极强烈,水温应在33~40℃之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采的大磨盘柿,色正转黄,涩味较轻,水温15~25℃,经过16~18小时即可脱涩。温水脱涩的柿子,肉质仍脆,但不耐藏,商品价值低。

二氧化碳法

有:①自发定温法。把果实密闭在容器内,使果实容积与剩余空间的比例为1∶1.29,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到60%以上,氧气浓度降到1%以下,在25℃下,3天可脱涩,肉质鲜脆。②恒温快速法。即在恒温条件下,用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短时间处理的脱涩法。二氧化碳脱涩过程分为脱涩诱导期和自动脱涩期两个阶段。首先在20℃下,经18~24小时的预处理,然后用二氧化碳处理18~24小时(20℃),最后开封保温(20℃,2~3天),处理时用塑料薄膜帐把20~30箱果实罩封,充二氧化碳使其接近100%。在外界气温低时,可用电热丝加温。此外,需在帐内用小型扇风机,使温度均匀。脱涩后不发黑不变软,不发生二氧化碳生理障碍,耐贮藏。③干冰脱涩法。密封容器或用塑料袋加瓦楞纸箱在运送过程中进行。100升的容器充满二氧化碳需要200克干冰。用纸包二层,放在容器底部。上面铺上5厘米厚的棉花,然后装上柿子。划着火柴检测,确认二氧化碳已充满容器后,密封好,防止气体外泄。一般3~4天就能脱涩。

酒精法

用缸或箱子盛柿子,以75%的酒精或白酒喷于果面上,密封4~5天,果实变为红色,略带橙黄,质软甘甜。改良酒精法是用15千克装的纸盒,按纸盒大小用0.03毫米厚的聚乙烯做成薄膜袋,将柿子装入袋中,按每千克柿子加入4毫升酒精。为避免酒精直接接触果实可使用固态酒精,把1~2块固态酒精(含40%)直接放入纸盒底部,然后密封。亦可在果面铺一层比较厚的吸湿纸,使酒精吸到吸湿纸上,然后密封(图2)。此法称吸湿纸酒精蒸气脱涩法。用此法脱涩,柿子软化现象减少。并可用在运输途中,亦称运输脱涩。

混果法

将柿子与少量成熟的苹果、梨等混装于容器内密闭。利用成熟的果实所产生的乙烯,促进柿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乙醛脱涩。在26℃下,3~7天即可脱涩。脱涩的柿子质地稍软,味芳香。

图2 吸湿纸酒精蒸气脱涩示意

混松叶法

在容器底部铺垫切成小段的松叶一层(厚约10~13厘米),装入柿子,并在顶部再覆盖松叶一层,密闭。由于切断的松叶呼吸作用强,比柿子大10倍,耗氧快,迫使柿子进行无氧呼吸。在室温下经3~5天即可脱涩。

熏烟法

挖一底部中央凸起的坛形土穴,把柿子贴穴壁环堆于穴内,然后在穴底中央的土台上点燃少量木柴,待木柴燃着后,密闭穴口。熏烟中含有大量的羰基化合物,其中有醛,能使可溶性单宁凝固,从而使柿子脱涩。约经2天即可脱涩。这种方法脱涩的柿子色艳而软,不适于运输,南京一带常用此法。

石灰水法

将柿子浸于3%的石灰水。如用热水配制石灰液,由于液温增高,石灰水对皮层有轻微破伤刺激作用,促进了分子内呼吸产生乙醛导致可溶性单宁的凝固,1天即可脱涩。石灰液脱涩的果实质地鲜艳。

冻结法

人类自古已知冻结的涩柿经过放置便能脱涩。据近代研究,在-20~-30℃左右脱涩最好。冻柿脱涩是由于柿子冻结时,原生质死亡,细胞中获得更多的氧,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单宁被氧化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种脱涩可能是由于一种单宁脱水变性的结果。